2013年6月23日 星期日

DDS018-「災變氣候」與「中國歷史」(IV)

〔繼前文 DDS017-「災變氣候」與「中國歷史」(III)〕


為了便於讀者閱讀,我將前文末之「溫度異常曲線」再置於文首。要注意的是,我在該圖上方橫軸,也標記出自西漢末年以來,歷史上清楚記載的,所有平民起義(或稱農民革命)的名稱及其起迄時間。細心的讀者,立即可以發現,這些「起義」或「革命」幾乎都是發生在,氣候急遽惡化〔見圖中黃色粗線,由正值(暖)急速變成負值(冷)〕的時期,而且它們發生的時間,也大概就是宣告該王朝氣數已盡,到了該「改朝換代」的時候了,例如,「西漢(西元前 202 至西元 25 年)」末年時的「綠林赤眉(西元 21 至西元 25 年)」義軍;「東漢(西元 25 至西元 220 年)」末年時的「黃巾之亂(西元 184 至西元 204 年)」;「唐朝(西元 617 至西元 907 年)」末年時的「黃巢之亂(西元 867 至西元 884 年)」;「元朝(西元 1,279 至西元 1,367 年)」末年時的「紅巾之亂(西元 1,351 至西元 1,367 年)」和「明朝(西元 1,367 至西元 1,644 年)」末年時的「張獻忠、李自成農民軍(西元 1,630 至西元 1,644 年)」。

此外,由該「溫度異常曲線」也可看出,從西元 221 617 年間,全中國進入一低於平均溫,長達約 400 年之久的冷期,伴隨此冷期而來的惡化氣候條件(嚴寒和大旱),使得全中國在「兩漢」之後,又進入一兵戎相見、小國林立、割據分裂的局面,這段期間的王朝,基本上都是一些「短命」的王朝〔註:除「東晉」因短暫的回暖,國祚有百年之久外,其他王朝都是數十年就夭折〕,例如,「三國時期(西元 221 263 年)」、「魏朝(西元 263 280 年)」、「西晉(西元 280 316 年)」、「東晉(西元 316 417 年)」、「南北朝時期(西元 417 589 年)」及「隋朝(西元 589 617 年)」。同樣地,中國歷史上另一個極端混亂的時代(即「五代十國」;西元 907 960 年),和另一短命朝代「元朝(西元 12791367年)」,也都是因為氣候惡化的肆虐使致之的。

另外,「溫度異常曲線」所揭示的嚴寒時期(pronounced cold spells),包括「南北朝」、「唐朝」末年、「北宋」和「南宋」末年、「明代」中葉和末年、「清朝」初期,也和後來科學家們研究,石灰岩洞中的石筍(stalagmite),其所代表的氣候指標相合。其中尤以「明」、「清」時期的三個冷期,與發生在 15 18 世紀間的全球性「小冰期(Little Ice Age)」同步,因此,這些分別發生於西元 1,5001,650 1,850 年前後的劇冷期,古氣候學上分別稱之為「中國的第四、五、六次小冰期(Chinese Little Ice AgeCLIA)」(參見上圖)。也因為這種嚴寒又乾旱的氣候,使得「宋」、「元」、「明」、「清」四朝的整體國力,在歷史上的評價,也遠遠比不上所謂的「漢唐盛世」。但是,即使是盛世,還是逃脫不了,其末年時天候急速惡化,所帶來的惡運,誠所謂,氣候災變下「國恆亡」的歷史鐵律。

以上謹就中國「歷代王朝興衰」的歷史和「災變氣候」間的關連性,做了一個快速而簡要的描述,為了便於讀者進一步瞭解,這種氣候因素驅動下的歷史進展軌跡,我將以一「概念模型(conceptual model)」的方式來總結說明:「災變氣候」如何主導著中國歷史上各王朝的興亡交替。這個「模型」主要強調的是,這種發生在中國「歷史」和「氣候」間的糾纏(interweaving)和耦合(coupling),絶非「宿命」,更非「偶然」,它主要還是源自於,中國自古以來,特有的「人文社會型態」和「自然地理(physiography)條件」。

首先,我們都知道,中華文化,始自黃河流域,源遠流長,從黃帝紀元元年(西元前 2697 年)或夏王朝(中國第一個王朝,建於西元前 2070 年)算起,迄今已歷 4000 多年,是現今世上,唯一綿延不墜的文明故國。其次,中國國土幅員遼濶〔註:中國歷代王朝的疆域,雖因分裂或吞併,各有消長,但整體而言,自西漢以來,和目前中國領土相較,只大不小。以現今中國領土而言(見下衛星輿圖;資料來源:WikipediaFile: China 100.78713E 35.63718N),西起東經 74 度,東至東經 135 度,南起北緯 18 度,北至北緯 53 度,總面積約 960 萬平方公里,東西橫跨 5,200 公里,南北長達 5,500 公里〕,其中西北部,山脈連綿,峻嶺、高原、丘陵甚或沙漠交替(約佔總面積的三分之二),而其餘三分之一的東南部,則多為平原、湖泊、漥地。這種疆域遼邁,地形又高低起伏多變的特性,再加上季風(monsoon)交替,使得中國的氣候型態自是複雜多變,例如,若以「東北-西南」走向的 45o 角來區分(見下衛星輿圖),全中國的氣候型態,在西北地區大都以「乾、冷」為主,而東南地區則以「濕、暖」為主〔註:傳統上,中國的氣候帶以「秦嶺-淮河」一線為界,以北統稱北方,以南稱南方,西部則泛稱邊壃,南方暖濕,北方乾旱,冬季嚴寒。此「秦嶺-淮河」的軸線,和中國一月平均溫的 0 oC 等溫線及 800 釐米的等降雨線一致。〕,這種截然不同的氣候條件,也導致我們先民兩種不同的生活和居住形式:(1)世居於中國中部、黃河中游地區,以農耕為主的華夏(漢)民族以及(2)在西、北部,以狩、牧為生,「逐草而居」的游牧民族。


當氣候宜人時,整個中國沐浴在「物產豐饒」的情況下,不但在中原地區的華夏農耕百姓「豐衣足食」,地處西北塞外的游牧民族,也是「草長馬肥」,兩者間自是相安無事、融洽相向。但到了兇年,氣候惡化時,游牧民族,為了活命(包括人和牲畜),不得不越界掠奪,若遇頑抗,甚或刀刃相向,進而殺人刼奪糧草財物,造成華夏民族的巨大災難,這種兩大民族間的爭鬬,貫穿著整個中國歷史,其中尤以發生在西元 316 436 年,長達 120 年的「五胡亂華」〔註:「五胡」指的是匈奴、鮮卑、羯、羌、氐五族〕,最具代表性,其他還包括後來「北宋」時期的契丹和女真部族以及「明」末的滿州人。前文已提過,這種與中國歷代華夏王朝,如影隨形的「共業」,逼的各王朝不得不自西元前六世紀開始,歷經 2,200 多年,至十六世紀的「明」朝,築成長約 21,200 公里的「萬里長城」〔註:201265日,國家文物局宣布,歷經近5年的調查和認定,中國歷代長城總長度為21196.18公里,這是中國首次以科學方法,有系統地測量歷代長城的總長度。〕

          由於這種「西北」、「東南」氣候型態的強烈對比,當中國「氣候」開始全面惡化時,也是先由「西北」再向「東南」逐步漫延,此時的西北「游牧民族」自是首當其衝,進而和中原「農耕民族」間的對立、征伐也變的更加尖銳,套句現在的用語,那就是「力度、強度」加大了,這時中原的「華夏王朝」,也因氣候日趨惡化,早已是內亂民變不斷,「危如累卵」,那還經得起這些來自西北塞外「遊牧民族」的折騰(越界掠奪、殺伐),最後為了苟安自保,不得不先暫時退避東南,以求日後或能東山再起。這種謀國的權宜之計,直接反應在中國歷代「王朝交替」上的是:先「西」後「東」、先「北」後「南」,最終亡於「東、南」。歷史清楚記載:先有「西」周,後有「東」周,先有「西後有「先有「西」晉後有「東」晉,先有「北」宋後有「南」宋,最後覆亡的是「東」周、「東」晉、「南」宋。這種在氣候因素驅動下的中國歷史鐵律,即使在科技昌明的現今社會,還是足以發人深省的!(待續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