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6月13日 星期四

DDS016-「災變氣候」與「中國歷史」(II)

承前文 DDS015-「災變氣候」與「中國歷史」(I

時序推移,地表氣候渡過了,持續近五千年的「全新世氣候最適期」後,好日子也就差不多過完了,接下來又回到如同「8,200-年事件」時的冷期,這個冷期持續了約一千伍百多年,到西元前 2,000 年,才又回到另一暖期,但這暖期也是命運多舛,大約在西元前 1,300 年時,又被一短暫的冷期打斷(請參見前文 DDS015 中,1990 IPCC Report 的溫度曲線。)

中國花粉化石的研究進一步指出,從西元前 1,000 770 年,中國也和全球氣候同步,開始進入第一次「中國小冰期」,平均溫度較往常下降了約 1 oC 左右,今天並不結冰的長江和漢水,這時的河面卻都被厚厚的浮冰所覆蓋。這種急遽的氣候惡化,也導致了西元前 858 722 年間的大規模乾旱。事實上,中國歷史上,有文字記載的第一次大規模「蝗災」,即是發生在西元前 707 年(註一:蝗災是氣候惡化的最好指標,因為氣候異常、澇旱交替、四時脫序,最適合其幼虫滋長和漫;註二:歷史上記載大規模「蝗災」之景況,常以「飛蝗敝天」來形容,指的就是當大規模蝗蟲飛越農田時,把太陽也摭蓋掉了,使得白晝頓時變成黑夜,你不要以為這是誇張之辭,前不久,北京沙塵暴來襲時,也是白晝變成黑夜;註三:其過境時的慘況,有詩為證:「飛蝗敝天日無色,野老田中淚垂血,牽衣頓足捕不能,大枝全空小枝折;註四:這種蝗災危害之慘烈,在往後的中國歷史中,屢見不鮮,例如光緒三年(1877年)至四年(1878年)"山西全境大旱,赤地千里,草根樹皮剝掘殆盡,愚民易子而食";註五:中國自古以農立國,對那些以農耕維生的百姓,每天日出起床,眼巴巴望著的,就是那些地上長出來的作物,氣候異常帶來的蝗災肆虐,使得生活頓失依靠,為了苟活,命也可以輍出去,這時只要有人登高一呼,揭桿而起,群起效尤,這也就是為什麼,後來歷史上所謂「農民起義」時,「農民軍」人數動軋百萬計,其中最著名的例子,就是明末李自成滅明所領的義軍,這是後話,就此打住,以後文中再與你詳述。)

這次大規模氣候惡化所帶來的乾旱,連西北塞外的犬戎等遊牧民族,也無法倖免(註:春秋時期,除中原的「華夏農耕民族」外,尚有盤聚四方的戎、狄、蠻、夷四大遊牧民族。依其分佈方位,分別稱為「東夷」,「南蠻」,「西戎」和「北狄」。在「春秋」時期,「戎」和「狄」主要是分布在今黄河流域或更北和西北地區。)由於遊牧民族固有的習性和生活方式,為了掠奪草原(牛、羊、馬放牧所需)、牲口和糧食,便不時大舉入侵中原,這種來自西北塞外遊牧民族的侵擾殺伐,是歷代各王朝揮之不去的夢魘,為了抵禦這些遊牧民族的入侵,從西元前六世紀開始,至十六世紀明朝末年止,整整兩千兩百多年來,歷代皇帝,可以啥都不做,就是不能不修、築「長城」,因為在冷兵器時代,城牆是兩軍對峙時的最重要防禦工事,下面兩幅照片,即是作者多年前造訪西安,在安芝生院士悉心安排下,考察「明城牆」原址(上)及城牆上角樓(下)時所攝。在這「內憂外患」的情況下,逼的「西周」王朝(周平王),不得不於西元前 770 年,將國都由「鎬京」往東遷到「雒邑(今洛陽)」(史學家稱之為「周室東遷」),此後的「周」朝,史學上稱之為「東周」,自此之後,全中國進入了分裂割據,戰亂紛爭不斷的「春秋戰國」時代。



依史書記載,「東周」王朝實則前後可分為「春秋」(西元前 771 475 年)和「戰國」(西元前 475 221 年)兩個截然不同的時期,特別就氣候上來說,「春秋」早、中期較為暖濕,適合農耕,社會也相較融洽、和諧、富足。前文提到的「春秋」(中國第一部編年體的史書),記載的就是從西元前 722 479 年間,發生在這段期間的要事,例如歷史上黃河的第一次改道,即是發生在西元前 602 年。另外,春秋時期,秦、晉兩國為求通好,相約彼此信守「晉飢則秦濟,秦飢則晉濟」的原則,有年晉國舉國大飢荒,秦國依約予以濟助,但過後不久,在西元前 647 年,秦國也鬧了飢荒,請晉國濟糧,晉國不但沒有回報,按約濟助,甚至還阻絶運補,引發秦國不滿,舉兵伐晉,晉國不敵,兵敗國亡,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,因「災變氣候」所引發的國與國間的戰爭。

延至「春秋」末期,氣候又開始日漸惡化,旱災頻傳,為了糧食、農作和土地的各種因素,使得「魯國」和其他諸侯國間的衝突日益加劇,最後「魯國」國勢一落千丈,名存實亡,歷史也從此正式進入所謂的「戰國」時期,到了「戰國」末期,整個中國更是由「戰國七雄(西方的秦,中原以北的晉,東方的齊、燕,南方的楚、吳、越)」割據分佔。這種氣候持續惡化的情況,直到西元前 221 年,「秦」統一中國後,亦難倖免。儘管「秦」帝國挾其一統中國之勢,內政方面採高壓極權的統治,惡化氣候伴隨而來的大規模飢荒,使得「秦」帝國也只能延續 15 年,就被以「陳勝」和「吳廣」為首,在大澤鄉的起義所推翻(西元前 209 年),這次起義也是中國歷史上,第一次大規模的平民起義。下圖所示,即是將以上所述的主要歷史和氣候事件,依其發生的時間敘列。


既然說到了「春秋戰國」,就容我多講幾句。我個人始終認為,不要小看這個時期,雖然它前後只歷經了 550 年,但對往後整個中國文明思想的奠基和躍進,絶非後來自秦統一中國後,所有歷代王朝,加起來超過 2,200 年的積澱所能比擬。白話點說,「秦」之前這 550 年是「放山雞」,「秦」之後的 2,200 多年則是十足的「來亨雞」,你說:「這是啥意思?」我先不點破,有智慧的你,就自個兒去慢慢細嚼、領悟、體會吧!要不我就建議你,到市場雞販那,問問這兩種雞有何不同?說正經的,今天你的所思、所想、所學、所活,大都受惠於出生在那個大時代的先聖古賢,以及他們歷久彌新的思想和睿智。別的不說,看看這個時期,那些叫得出名號的人物(其人其事):「春秋」時代的「孔子」、神醫「扁鵲」(皇帝內經)、「孫武」(孫子兵法)、吳王「夫差」、越王「句踐」「莊子(莊周)」、「老子(李耳)」(道德經)、「管仲(管子)」、「范蠡(陶朱公)」等;「戰國」時代的「孟子」、名將「吳起」、「孫臏」和「龐涓」、「商鞅」變法、「鬼谷子」(縱橫家鼻祖)、「蘇秦」(合縱)、「張儀」(連橫)、「屈原」、「李冰」(都江堰)、「呂不韋」(呂氏春秋)、「藺相如」、「魯仲連」等。此外,如計算工具「算籌」、「古六曆」和「閏月」、中國古樂的「十二律體」、「詩經」、「尚書」、「山海經」、最早運籌學中的「博弈論」、世上最古老的天文巨著「甘石星經」、地理巨著「禹貢」、計時工具「漏滴(又稱漏刻)」等等,都是「春秋戰國」這個時期的劃時代產物。(待續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