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5月27日 星期一

DDS012-「400 ppm CO2」

對於闗心「全球暖化(global warming)」和「氣候變遷(climate change)」這類議題的讀者,這個月(5 20 日)美國國家大氣海洋局(NOAA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),發佈了其最新測得大氣中二氧化碳氣體(CO2)濃度的最新數據:「CO2 已達 400 ppmparts per million;為濃度單位,意指百萬分之一)!」這是地表大氣中 CO2 濃度,自過去 250 萬年以來,首度僅見的最高值。為了遏阻其濃度持續增加,可能帶來對全球暖化的進一步惡化,世界各國政府同意,將共同致力使其濃度,維持在 425-450 ppm 的水準以下,因為科學家們相信,到了這個濃度,地表年均溫將相應增加 2 oC ,這個 2 oC 溫度門檻又被認為是,地表氣候開始惡化並步上「不歸路的起點(a point of no return)」,甚至從此有如「脫韁之馬,回天乏術」。

因此,目前這個「400」數字本身,除了是 100 的倍數好記以外,並沒有什麼特殊意義〔註:科學家們重視的是,CO2 在我們大氣層中,增加的趨勢和速率。〕雖然如此,它當然是一個警訊,再次提醒我們,在全世界擕手共同致力於,「減少二氧化碳氣體排放」的努力和作為上,顯然還是有所不足,而且幾乎是無能為力的。也就是說,現今人類社㑹對「化石燃料(fossil fuel;主要包括煤和石油)」的需求和依賴,在可預期的未來二、三十年間,可能還是難以有效改變的,也就是美國前總統小布希(George W. Bush)所說的:「我們對化石燃料的使用已經上癮了(we're addicted to fossil fuels)」〔註:所有各種「綠色替代能源」,如太陽能、風能、潮汐等,迄今尚未能達到量產的經濟規模和條件。〕因此,面對這種人為 CO2 持續排放,所引致「全球暖化」和「氣候變遷」的可能苦果,看來我們以及後代的子孫,只有提早做好心理準備,因為未來他們將面對一個,和他們父母、祖輩完全不同的氣候環境(例如「極端氣候」和「天然災害」事件出現的頻率和強度)。

要進一步了解, CO2 濃度和「全球暖化」間的関聯性,我們必須先了解它在我們大氣層中所扮演的角色。首先,衆所周知,地表的大氣(即我們平日呼吸的空氣),主要是由氮氣(佔 78%)和氧氣(佔 21%)所組成,CO2 只佔其中極少的一部分〔註:即使以目前之含量 400 ppm 來看,也只不過是所有大氣組成氣體中的萬分之四而已〕。但是,由於它的物理化學特性,當它存在於地表上空的大氣層中時,它能有效阻滯,地表紅外線輻射(infrared radiation)的熱量回到外太空去,使得地表的溫度,能穩定維持在一適合生物(包括我們人類這個物種)滋長生存的溫度(平均約為 15 oC)。因此,這 CO2 在大氣層中的存在,對地球而言,就如一天然的「溫室(greenhouse)」,它也進而被匿稱為「溫室氣體(GHGgreenhouse gas」〔註:這種「溫室氣體」還包括甲烷(methane)、一氧化氮(N2O)和一些人為製造如冷媒的氟化物氣體〕。下圖所示(sourceEPA report),即是此種「溫室效應」作用的原理。



依此,這 CO2 在我們大氣中的存在,本是好事一椿,可是壞就壞在,自十九世紀中葉(西元 1850 年)開始的「工業革命(Industrial Revolution)」,人類社會由於人口增加、都市開發,大量砍伐森林,以及使用「化石燃料」做為主要的能源,使得大氣中的 CO2 濃度不斷的攀升,而且隨著文明的加速進展,這種攀升的速率也愈來愈快(目前的速率為每年約 2 ppm CO2)。〔註:「森林的砍伐」直接滅少了植物行「光合作用(photosynthesis)」時,原本所需對 CO2 的吸收,使得大氣中的 CO2 無法從大氣中移除,而「化石燃料的使用」又不斷的將 CO2 加到大氣中,此兩效應的淨結果,造成大氣中 CO2 的逐日累積,導致目前似乎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。〕

這些自「工業革命」後,所累積在我們大氣中的 CO2 ,由於它伴隨引發的「溫室效應(greenhouse effect)」現象,使得地表的溫度,也就一天天變得愈來愈高,造成了今天大家熟知的「全球暖化」現象。下面左右兩圖(sourceNational Park Service)即是用來說明,地表大氣層中,由於更多人為 CO2 的加入,使得「溫室效應」加強,進而增加了的地表的溫度。



為了進一步證實(並確認),地表大氣中 CO2 濃度的增加,是來自「人類活動(human activity)」的結果,科學家們早自 1958 年開始,即以當時任職於「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」,「Scripps 海洋研究所(Scripps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)」的 Charles David Keeling 教授(西元1928-2005)為首,在美國夏威夷 Mauna Loa 火山頂上,建立了一座長期觀測站,採集當地的大氣標本,進行 CO2 濃度的測定工作,迄今己超逾半個世紀〔註: Charles Keeling 教授不幸於 2005 年過世,接續下來的工作,由其子 Ralph Keeling 克紹其裘,繼續進行中〕。下圖(creditNOAA)即是自 1958 年以來迄今,大氣中 CO2 濃度的遞增趨勢,由於此曲線為 目前科學界在探討「全球暖化」這個議題上,有闗 CO2 在大氣中逐年遞增,最直接和最有說䏜力的證據,學界為表彰 Charles Keeling 教授的貢獻,稱之為「麒麟曲線(Keeling curve)」〔註:為了英文發音的雷同及讓中文讀者好記,我就直接譯成「麒麟」,請多包涵。順便一提,英文的 「dragon」 ,指的是「龍」,而「chinese dragon」指的是「麒麟」,不是「中國龍」。〕


上圖中紅色曲線的上下變動,則是反應了地表(包括陸地和海洋)植物的每年生長周期:春夏季時,由於植物需使用大氣中的 CO2,進行「光合作用(photosynthesis)」,因而降低了大氣中的 CO2 濃度;反之,在秋冬季時,植物進行「呼吸作用(respiration)」,釋放出 CO2 ,因而使得大氣中的 CO2 濃度增加。此種地球大氣層中,季節性的 CO2 濃度變化,常被引喻為地球的「呼吸」,只是地球的「呼吸」是一年才一次,不像我們一般人的「呼吸」,大約每分鐘就一次。

2013年5月23日 星期四

DDS011-「質量(I)」

「質量(mass)」這個物理、化學上最常見的參數,表面看起來似乎再「耳熟能詳」不過,但真要細究起來,可就沒你想像中那麼簡單。前文(DDS-003-2013 年 的 Pi Day」)已把宇宙萬物,其之所以有「質量」的由來,做了詳盡的說明。簡言之,各種物體之所以有「質量」,主要是來自「奚氏玻子(Higgs boson)」在「奚氏場(Higgs field)」中彼此相互反應的結果。換句話說,「質量」可以視為宇宙萬物的「本質(intrinsic property)」之一。

在我們日常生活經驗中,一個物體的「質量」常以「重量(weight)」來表示,下圖所示即是此兩者間的換算公式(from: http://hyperphysics.phy-astr.gsu.edu/hbase/mass.html)。由於任何一個物體,其重量的大小,又視該物體所在「重力場(gravitational field)」的強弱而定,物體受的重力愈大,重量也顯得更重,這就是為什麼,你的體重在地球上是 60 公斤,但到了月球就只剩下 10 公斤了(因為月球表面的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),而你要是將來有機會,去「脈衝星(pulsar)」旅遊的話,你的體重可能就超過 1000 億噸了!當然,變的是「重量」,不變的是「質量」,也就是說,儘管「重量」因地而異,但「質量」是不變的。同樣道理,你搭乘電梯上樓時,你的體重變輕,而電梯向下時,你的體重又增加了〔註:登山、搭飛機也是如此〕。你會說:「這些我都早已知道了,你把我當白癡啊?!」「好!真的很抱歉,但請稍安勿躁,我擔心的是,你可能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。」


說實話,既然你都知道了,我也不知該怎麼繼續冩下去。這樣吧!讓我換個角度來考考你。你總知道「愛因斯坦」那舉世聞名的 E=mc2 公式吧?!〔註:E 代表能量,m 代表質量,c 是「光速」。〕在這,我先不跟你深入探討這公式的物理意義,我們暫且只把它當成一個,再簡易不過的數學公式來看。那我請問你,依該公式,當「質量」為零時,「能量」是多少?你說:「當然是零。」也沒錯,依公式,看來確是如此。但是,慢點,你知道「光子(photon)」是沒有質量(massless)的,並以「光速」進行(即所習稱的光線),它可是有「能量」的,要不然我們那能用太陽能(或稱日光能)來做為替代能源。可見,「質量」這玩意,絶沒我們想像中那麼簡單,不是一個用簡單數學,就可以輕易處理的計量。

再回到「重量」,我們知道,「公斤」這個重量單位,是以至今貯存在法國巴黎的一塊鉑(platinum)銥(iridium )合金的重量,做為全世界「公斤」這個重量單位的標準,其他任何重量的量測工具,都是依此重量來釐定的。你也知道,測量一個物體的「重量」,要能達到如「原子鐘(atomic clock)」,測量時間那麼精準,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來說,還是無法達成的。然而,今年 1 11日,美國加州理工學院 Holger Müller 等人在著名科學期刊〔Science 339, 5542013, DOI10.1126/science.1230767〕上,發表了一篇,題目為「連結時間和粒子質量的時鐘(A clock directly linking time to a particle's mass)」的研究報告。此論文被評為歷年來少見的「簡潔、乾淨」科學論文〔註:書寫研究論文能達到「簡潔、乾淨」的境界,是對作者一種至高無上的讚賞和肯定,表示其思慮單純、邏輯清晰、方法新穎、論證紮實。一個好的科學,就是一個簡單的科學,要是雜七雜八,扯了一大堆,看似作者知識飽滿,內容也豐碩多源,其實是在浪費期刊的寶貴篇幅,這也是為什麼,著名學術期刊的論文,大都是短小精悍,少有長篇大論的,所謂「一矢中的」、「一刀斃命」,科學文章求的是「乾淨俐落」,不要「拖泥帶水」。〕

作者在該文中,主要是利用「量子物理學(quantum physics)」的基本概念:任一物體(object)都可被視為一種「波(wave)」,並以「波動方程式(wavefunction)」表之。因為被視為波,它必然有「振動(oscillation)」,而「質量」愈「重」的物體,其振動也愈「快」,藉由此種概念,就能把「質量」和「時間」兩個原來完全不附屬的物理量,巧妙地連結在一起。換句話說,測量一個物體其波動方程的振動頻率,就可以得知其「質量」。〔註:可見在科研工作上,「學科交差」的重要性,你當然可以專注鑽研你自己本科的專業,但是若能結合其他專業的知識,不但能豐富你的研究內容,更能有助於你可能夢寐以求的創新思考。〕

Holger Müller 等人的方法,就是採用一定強度(intensity)和脈衝(pulse)的雷射光束(laser beam),先輻照部分銫-133Cs-133)原子的氣體,然後將被輻照過和未被輻照過的兩類銫原子氣體混合,觀測其彼此不同波動的干擾(interference)情形〔註:此有如你同時丟兩顆石子到池塘中,所引發的水波干擾現象〕。依據「愛因斯坦」的「相對論」,那些被輻照過的銫-133 原子,其動量較大,質量也較重,因而其振動頻率也較快,精確的測量此因振動頻率不同,所造成的時間差異,就可推算出銫-133原子的質量。Holger Müller 等人,以此法成功地測得的銫-133原子的質量,其準確度(accuracy)可達 4 x 10-9,較目前所知的銫-133原子量,在精確度(precision)上,足足的高出了十倍。

2013年5月9日 星期四

DDS010-「我們都是宇宙的兒女」


註:這篇短文是用來悼念我的至交好友,台大海研所「唐存」教授。
平日我敬稱他為「公」。他於 5 5 日下午 6 時,
驟然離開他的家人和所有敬愛他的同事朋友。
他的形象樣貌長「存」我心,也讓我學得什麼叫「勇」者無懼。
「勇公」,你我兄弟一場,就此訣別,來日再相隨。


人是有思想、有思考邏輯的生物,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,最常自問的是:「我們從哪來?又往哪去?」有人說:「人的一生,只是深遽無盡的黑暗大海中的閃爍光芒(a flicker of light in a sea of eternal darkness)」,也就是日本知名作家「芥川龍之介」,所說的「人的一生,就像電光火石的一瞬」。其實,對宇宙的巨大時間尺度(cosmic time scale)而言,人在世間由出生到死亡,只是短暫甚或一瞬的「具相」存在。

由前文有關「宇宙起源」和「大爆炸理論」的介紹,我們知道宇宙間的萬物,從基本粒子到原子,再從分子到元素,眼皮子底下看到的,都是來自「塌陷恆星的內部(the interiors of collapsing stars)」。換句話說,你體內 DNA 中的氮、骨骼牙齒中的鈣、血液中的鐵、涙水中的氫和氧等元素,都是整個宇宙在演化過程中,所衍生出來的產物。就細胞生物學(cell biology)的角度來說,每個人身上共有 75 兆個,具各種不同功能的細胞,而這些細胞又是由不同的原子所組成,因此,你身上大約共有 1028 個原子!〔註:和宇宙相比,宇宙共由 1057 個原子組成〕而這每一個原子,都可以追溯到距今138.2 億年前,宇宙窄始形成(即「大爆炸」肇始)時的那一瞬。更有趣的是,它們只是短暫的停留在你身上,是個如假包換的「過客」,例如,你呼吸時,吸入的氧氣和你吐出來的二氧化碳氣體,在你體內,大概只停留不到一分鐘,又如你身上的紅血球(red blood cells),大概也只在你身上待個 120 天左右,然後就在你渾然不覺下,又替換了新的一批,如此生生滅滅,周而復始,伴你走盡你的一生。因此,「宇宙就在你身體中,而你當然也在宇宙中(the universe is inside of you, as surely as you’re inside the universe )」。下圖(上;credit: J. Roche at Ohio University)即是以上這種說法的示意圖、下圖(中;credit: Ben Gilliland)則是從「大爆炸」開始,到形成你今天「肉體」的所有歷程、而下圖(下;credit: Ed Uthman)所示,則是你身體中,各種不同元素其相對百分比的組成。





論語「先進篇」記述,子路問孔子有關事奉鬼神的道理時,孔子說:「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?」子路一臉尷尬,只好摸摸鼻子再問:「敢問死?」孔子略有所思回說:「未知生,焉知死?」這大概是儒家思想中,最早〔春秋時期;西元前 770-476 年〕見諸文字記載,有關「生、死」的辯證對話。兩千多年後的今天,從「宇宙巨大架構(the grand scheme of universe)」的角度看來,科學家們清楚的回答了「人從哪來?」這個千古問題。

有了以上的理解,現在就可以把孔子的原句,「未知生,焉知死?」改為「既知生,焉知死?」那答案就躍躍欲出,簡單多了。人死後的肉體,或化為塵土,或化為雲煙,最終分解成分子、原子,又回到自然,皈返宇宙,繼續輪迴,生生不息〔註:宇宙的總質量和能量是恆常不變的〕。因此,每一個人,在「宇宙的時空架構」中,都是「永生」的,畢竟我們世世代代都是來自「宇宙」的一部分,都是「宇宙的兒女(star child)」。每個人由出生到最終死亡時,都應是「了無遺憾」的,因為我們來自「無」,也回歸到「無」(from nothing to everything, then to nothing)〔參見我部落格前文 DDS006 DDS007〕。「愛因斯坦」說:「宇宙最不可思議、最難以理解的是,它終究是可以理解的(the most incomprehensible thing about the universe is its comprehensibility)」,我們對生命的認知,應可做如是觀。

DDS009-「愛因斯坦又對了!」


今年 4 26 日著名的「科學(Science)」期刊,刊載了一篇由 Antoniadis 領銜發表的,有關光線(light)〔註:嚴格說來,是一種無線電波(radio wave) 幅射出的重力波(gravitational wave)〕在「雙脈衝星系(pulsar binary system)」重力牽引下,其行進路徑被偏折(bent)的論文(ReferenceScience, 340 (6131), 1233232 DOI: 10.1126/science.1233232 ),緊接著各相關媒體和科普雜誌,紛紛以「愛因斯坦」的「一般相對論」又「贏了」、又「被證實了」、又「通過了嚴苛的考驗」等顯著標題,報導此一重大的研究成果。甚至有一報導在「愛因斯坦」照片的下方,以紅底白色的斗大字體加註「聽從、遵守(obey)」,來彰顯此發現,對「愛因斯坦一般相對論」的至高肯定(見下圖; from: http://scienceblogs.com/startswithabang/files/2013/05/Einstein_Obey.jpeg )。


依照「愛因斯坦 」1916 年發表的「一般相對論(General Relativity)」的說法,當任一星體(含質量和能量)呈現在宇宙間,都會引起其周遭時空的「曲伏變形(curvature of spacetime)」,我們日常所習知的「重力(gravity)」,只是這種時空曲伏的結果,而且質量愈大,其「時空結構的曲伏變形」也愈大、所引發的重力也愈大。下圖(credit: Mark Garlick / SPL)即是以我們的地球和月球為例,由於兩者質量大小的差異,所引發的「時空結構曲伏」(以方格線表之)不同,導致地表上的重力較月表之重力為大(6 倍)。


事實上,早在 1916 年「愛因斯坦」發表其「一般相對論」時,即以「水星(Mercury)」繞日運行時,所被觀測到的極小「退滑(backslide)」現象,來印證其理論之正確性。在 1919 年時,更有一系列天文觀測的結果〔註:例如藉由日蝕(solar eclipse)時,遠方恆星其表觀(apparent)位置和實際位置的差異〕,和「一般相對論」所推論和預測的結果,完全相符、毫髮無誤,也進一步證實了「一般相對論」的正確性。同理,在「時空結構曲伏」的影響下,以光線(light)而言,當其在宇宙間自由穿梭行進時,其原本以直線行進的路徑,也會因而變得彎曲偏離(bent),這種現象,在天文學上稱之為「重力透鏡(gravitational lensing)」效應。下圖(credit: NASA/JPL-Caltech)為藝術家筆下所描繪,由「刻卜勒太空望遠鏡(Kepler space telescope)」,拍攝到此效應之情形。圖中小白球為一「白矮星(white dwarf)」,而後面大紅色的為一「紅矮星(red dwarf)」,此「白矮星」的質量約等同於我們的太陽,但它的大小卻只有地球這麼大,由於其強大重力的影響,反而使得體積較大、質量較小的「紅矮星」繞其運轉。此圖描繪的即是,當「紅矮星」繞行至「白矮星」後方時,其散射出來的光線,因受「白矮星」重力之影響而呈現彎曲的現象。



雖然在過去這近一世紀以來,「一般相對論」都能過關斬將、屢試不爽地成功通過重重考驗,但在其他更複雜的情況下〔例如雙偶星系(binary system)及黑洞(black hole)〕,這「一般相對論」的解釋還能繼續適用嗎?為此,Antoniadis 等人以現今離我們地球約 7000 光年的一對,由「白矮星(white dwarf)」和「脈衝星(pulsar)」組成的「雙偶星系(binary system),做為再次檢驗「愛因斯坦」「一般相對論」的絶好機會。此「雙偶星系」中的「脈衝星」和「白矮星」相距為 830,000 公里,下圖即為畫家筆下此「雙偶星系」之示意圖(credit: ESO/L. Calçada),其中大小白色球分別代表「白矮星」和「脈衝星」,白色光線代表「脈衝星」所釋放出來的無線電波,注意其藍色背景突顯的就是,由於它們的存在,所造成的「時空曲伏」現象。。此「脈衝星」,為「超級新星爆炸(supernova explosion)」後的殘留物,代號為 PSR J0348+0432,以每秒 25 轉的轉速自轉(比你家用的果菜攪拌機還快!),而「白矮星」以每小時 2百萬公里的速度,繞行「脈衝星」一周只需 2.5 小時。



另外,此「脈衝星」直徑只有 20 公里,但其質量卻足足有我們太陽的兩倍,為目前我們所知質量最大的「脈衝星」,其表面重力因而約為我們地表的 3000 億倍,也就是說,在此「脈衝星」的中心,一個有如「方糖」體積大小的質量,可達 10 億噸重。由於此「雙偶星系」不斷地釋放出「重力波(gravitational waves)」,其總能量隨時間逐漸衰減,使得彼此繞行的速度愈來愈快,且彼此間的距離愈來愈縮短。依「一般相對論」之計算,其周期每年應縮短八百萬分之一秒。Antoniadis 等人,利用地表上之「無線電望遠鏡(radio telescope)」觀測此極度微小的時差,結果顯示,完全和「一般相對論」所預期的結果相脗合,也就是說,「愛因斯坦」的「一般相對論」又再度通過了一次更嚴峻的檢驗。

然而,事情還是沒完沒了,雖然「一般相對論」又再次通過上述「雙偶星系」的嚴苛檢驗,科學家們還是「不信邪」,總想繼續挑戰「一般相對論」的極限。果不其然,機會又來了,因為去年 10 月的科學期刊(Science)發表了一篇論文(Science 338, 84 (2012) DOI: 10.1126/science. 1225506),發現在我們銀河系(our Milk Way galaxy)中心的一個超巨大的「黑洞」(super-massive black hole)外圍,有一對恆星(代號分別為 S0-102 S-02)環繞。此「黑洞」名為 Sagittarius A* ,離地球約 2 6 千光年遠,其質量為太陽的 4 百萬倍,但其大小只是太陽的 10 倍。此二恆星環繞此超巨大「黑洞」運行之周期分別為11.2 年(S0-102)和 16 年(S-02)。依估算,「S-02 恆星」,將於五年後(2018年時),繞行至與此「黑洞」的最近位置,科學家希望屆時利用此難得之機會,再度測試此超巨大「黑洞」的重力〔註:約為水星(Mecury;太陽系中最接近太陽的行星)受太陽引力的 100 倍〕,如何影響此二恆星繞行的軌道,因為依「愛因斯坦」的「一般相對論」,此二恆星每繞行一周,其軌道受此巨大黑洞重力之影響,應略為偏移,最後造成有如菊花瓣之圖形(daisy-petal pattern),屆時的結果如何,就讓我們屏息以待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