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4月30日 星期二

DDS008-「宇宙微波背景」輻射圖

繼今年 3 14 日,歐洲核子研究組織(CERN)正式宣告尋獲並證實了奚氏玻子(Higgs boson)的存在後〔見前文「DDS003-2013 年的 Pi Day」〕,僅隔一周(3 21 日),歐洲太空組織(European Space Agency (ESA)),發佈一自人類探測太空有史以來,圖像最為詳盡清的「宇宙微波背景(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)」輻射圖(參見下圖;credit: ESA and the Planck Collaboration)。此圖是由裝設在該太空組織,耗資 9 億美金,於 2009 5 月間發射的「卜朗克衛星(Planck satellite)」上的「卜朗克太空望遠鏡(Planck space telescope)」,歷經 15 個月,拍攝所得。


該圖詳盡的描繪了,宇宙在「大爆炸(Big Bang)」後的 38 萬年,溫度已趨降至約攝氏 2700 度,當「質子」和「電子」結合成「氫原子」時,所釋放出來的輻射電磁波〔註:請參閱前二文之有關介紹〕。該圖基本上顯示的是,當時整個宇宙在溫度分佈上的些微差異,而此溫度的些微差異,反應了整個宇宙其質量或密度分佈的不同。從色澤上來看,圖中藍色代表溫度低於背景的平均溫度(稱為冷點 coldspots),而橘紅色代表溫度高於背景的平均溫度(稱為熱點 hotspots),顏色的濃淡深淺,則分別代表其密度或質量的大小,也就是說,顏色深者意味著密度高、質量大,而顏色淡者其密度低、質量小。

此釋放出來的電磁輻射波,其波長約為 1 毫米(1 mm),溫度只有絕對溫度 3 度左右,主要是因為,宇宙自「大爆炸」後迄今,一直在持續不斷的膨脹,因而把「光子」傳遞時的波長愈拉愈長,也使得此微波(microwave)的溫度變得愈來愈低。針對此極低溫的「微波」,現今赫赫有名的霍金博士(Stephen Hawking)曾戲言比喻說:「雖然這微波和我們日常家用微波爐的微波相同,但是你想拿它來解凍食物是絕不可能的(因為只能熱到攝氏零下 271.3 度)!」。這也是為什麼,此次「歐洲太空組織」發佈此「宇宙微波背景」輻射圖,引起全世界科學界的注目和驚嘆的原因,想想在這麼低溫下(絕對溫度 3 度內),還要能精準的偵測到如此些微的溫度變化,是何其不易之事。以此圖幅而言,其解析度可達絕對溫度 0.1 度,而儀器量測的靈敏度更可達百萬分之一度。另外,值得一提的是,藉由此「宇宙微波背景」輻射,所得數據的相關研究,也使得 Arno Penzias Robert WilsonGeorge Smoot John Mather Saul Perlmutter Brian Schmidt Adam Riess 這幾位科學家,分別獲頒了19782006201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。

話說從頭,早在 1965 年時, Arno Penzias Bob Wilson 兩人無意間發現,天空中有著來自四面八方的「微波輻射(microwave radiation)」,其溫度僅在絕對溫度 3 度上下,且極為一致。〔註:事實上,這種「微波輻射」,就是我們日常開電視或電腦螢幕時,常見的那種一閃一閃的黑白線條。〕但是,假如溫度(在此代表質量或密度)真是如此均一(uniform)的話,問題就來了,因為依照「大爆炸」理論,宇宙從38 萬年後開始,各種物質開始逐漸聚結,最終形成了今天我們習見的各類星體和銀河系,其時宇宙的溫度、質量、密度分佈應呈現一不均衡的狀態。換句話說,假若 Arno Penzias Bob Wilson 兩人,對「宇宙微波輻射」之觀察是對的,則表示「大爆炸」理論可能有誤。但另一種可能是,當時的量測技術和儀器,還不夠精準到,可以辨識,在那極低溫下的細微變化。

為了釐清以上困擾,接下來半個世紀、五十年間,科學家們卯足全勁,依序發射了具不同解析度的三種探測衛星〔即1989 年的 COBECOsmic Background Explorer 衛星、2001 年的 WMAP Wilkinson Microwave Anisotropy Probe)衛星以及這次 2009 年的 Planck 衛星〕,下圖(credit: NASA / JPL-Caltech / ESA)就此三種不同的探測衛星,其所測繪的「宇宙微波背景」輻射圖,做一比較,其中以Planck 所測繪的圖像最為清晰,辯識率可高達一萬分之一度。也就是說,宇宙自「大爆炸」發生後 38 萬年時,其質量、密度、溫度的分佈確是非均勻的,這種結果也證實了「大爆炸」理論中,有關宇宙的起源的說法是正確的。


不僅如此,科學家們進一步分析此 Planck 「宇宙微波背景」輻射圖時,也同時獲致了以下三項重大的科學成果:

(一)就組成宇宙的三大主要成份〔一般物質(normal matter)、暗物質(dark matter)和暗能量(dark energy)〕的比例而言,此最新的Planck 「宇宙微波背景」輻射圖顯示(和過去科學家所估算的結果相比),宇宙含有較少的「暗能量」(68.3 % vs. 71.4%),較多的「暗物質」(26.8% vs. 24%)以及較多的「一般物質」(4.9% vs. 4.6%
 
(二)由於此肩負推動(push)宇宙膨脹的「暗能量」的減少,宇宙膨脹的速率也因而也下修了約 3% (即速率較以往的估算慢了約 3%)。

(三)此新的「宇宙微波背景」輻射圖,也間接證實了,宇宙並非「曲形(curved shape)」〔註:如球形或馬鞍狀〕,而是「平的(flat)」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有關以上三項結論,我當在往後的部落格文中,再為大家整理介紹。

2013年4月28日 星期日

DDS007-「大爆炸理論(II)」

前文就科學家們,用來解釋「宇宙起源」的「大爆炸理論」,做了一個概括的簡介,本文續將其由「無」到「有」的過程,做一更完整和詳細的整理,以餉讀者。下圖(source: http://www.dailygalaxy.com/)是把宇宙歷經長達 138.2 億年來的漫長演化過程,由「大爆炸」開始,從原本只有次原子大小(sub-atomic sized)的體積,膨脹到今日所見的浩瀚無際的宇宙,做一圖解式的說明,有興趣的讀者,可以對照前一篇部落格文中的兩圖,進一步掌握宇宙在形成過程中,其時間尺度和溫度變化的情形。
 
事實上,「好奇(curiosity)」是人類的基本天性之一,世界上所有的古文明(包括埃及、希臘、羅馬、印度、中國),對「宇宙的起源」,都有著各種相關的神話或傳說。以中國為例,當以「盤古開天地」的傳說(見下圖;source: http://imgsrc.baidu.com/baike/pic/item/3801213fb80e7bec239a3e0c2f2eb9389a506b9e.jpg),流傳最為久遠,也最為人知。這個傳說有多種不同的版本〔註:主要有最早見於三國時期徐整著的《三五歷紀》、《五運歷年紀》及《古小說沉》輯中的《玄中記》和南朝蕭梁及任昉所著的《述異記》〕,主要是說:宇宙初始時,只是一片黑暗和混沌(dark and chaos),外觀有如蛋形,蛋中孕育著「盤古」,「盤古」在蛋中孕育了一萬八千年,最终拿著巨斧擊破殼而出,這時那些輕而清的東西向上飄升,形成了「天(sky)」,另一些重而濁的東西,下沉積澱成了「地(earth)」。這時「盤古」就頭頂著天,腳踏著地,日漸茁長,又歷經了一萬八千年,「盤古」終於成了,家戶諭䁱的「頂天立地」大英雄。據說「盤古」死後,他的軀體也物化為,今天我們所習見的日月星辰、風雨雷電、山川湖泊、花草樹木和土壤,至此「宇宙萬物」也就於焉形成了。




話說回頭,依「大爆炸理論(the Big Bang theory)」,宇宙在 138.2 億年前最初形成時,僅為一個比原子還小的能量點源(sub-atomic sized point of energy source),然後就在那最早的10^34 分之一秒瞬間,以超過光速的速率,急遽爆發膨脹到約高爾夫球大小〔註:此過程在宇宙學上稱之為 「膨脹說(inflation)〕。之後,「宇宙」持續不斷地膨脹擴張,溫度也逐漸下降,不同的「物質(matter)」也就逐漸依序形成。
 
例如,就在「大爆炸」發生後的一秒時,各種宇宙中的基本粒子〔註:如質子、中子、電子、反電子(anti-electrons)、光子和微中子(neutrinos)〕就已形成了。到了「大爆炸」後的三分鐘時,此時溫度也由原來的10^32度(絕對溫度,下同),降為約10^9度,這時,所有原子量輕的「元素(elements)」即陸續形成,例如質子和中子相互碰撞形成了重氫(deuterium),而大多的重氫,又結合形成了氦(helium )以及微量的鋰(lithium)。直到「大爆炸」後的 38 萬年時,由於「宇宙」仍處在約 6000 度的高溫下,所有這些最早形成的原子,只能以「等離子體(plasma)」存在,此時由於質子、中子及電子的散射效應,整個「宇宙」因而顯得如雲霧狀般的混沌不清(opaque)。下圖(Credit: 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)即是以現今距地球7200光年遠,含有為數約 40 萬顆恆星,代號為 NGC 6397 的銀河聚落(cluster)為例,由於其年齡約為 135 億年,咸被認為是「大爆炸」後,宇宙最早形成時之景象(混沌不明的雲霧狀)。


就在這大約 38 萬年前後,溫度持續下降,所有各種荷電粒子,又重新結合形成不荷電的原子,由於這些不荷電的原子,不再散射或吸收光線,整個宇宙因而顯得清澈透明(transparent)。接下來,由於所有恆星或能發光的物體,在此時尚未形成,整個宇宙進入一所謂的「晦暗期(cosmic dark age)」。直到「大爆炸」後約 4 億年時,宇宙才脫離了「晦暗期」,進入了持續約 5 億年之久的「再離子化世紀(epoch of re-ionization)」,這時瀰漫在宇宙間的氣體,便逐漸聚結,逐步形成了最早的恆星和銀河等不同星體。
要注意的是,雖然「大爆炸」後的宇宙,此時還在持續不斷的膨脹,但是由於各種不同星體的陸續形成,在其等相互「力(gravity)」的牽引下,宇宙的膨脹速率也因而趨緩下來。直到「大爆炸」後約五、六十億年時,一種所謂的「暗能量(dark energy)」〔註:目前科學家們還無法充分了解其生成機制,也是目前該領域的重點研究主題之一,往後我當再為讀者,加以整理說明〕,開始瀰漫充斥在宇宙之中,受此能量之影響,宇宙的膨脹速率又重新加快了起來,這種來自「暗能量」的加速膨脹,迄今仍在持續進行中。到了差不多「大爆炸」後的90 億年(即距今約 46 億年前),今天我們熟知的「太陽系(our solar system)」(包括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),就在此時形成了。

2013年4月19日 星期五

DDS006-「大爆炸理論 (I)」


     「大爆炸理論(the Big Bang theory)」是物理和宇宙學家們,用來解釋「宇宙來源(the origin of universe)」的基本理論。其要義是說:宇宙由「無」到「有」(from nothing to everything),在距今138.2 億年前〔註一:此為這個月才剛剛被確認的宇宙最新年齡,較以前的估計(137.2 億年)老了約一億年;註二:別小看這個小小的變動,它改寫了許多我們過去對宇宙舊有的認知,例如,宇宙膨脹的速率沒我們以前想像的那麼快,而且組成宇宙的「物質(matter)」、「暗物質(dark matter)」、「暗能量(dark energy)」三者比例也因而大為不同〕,宇宙只是一個單獨的「能量點源(a point of energy source)」,其大小比一個原子還小,自「大爆炸」後,所有宇宙中的各種「粒子(particles;請參閱我部落格前文 DDS003-「2013 年的 Pi Day」)」相互遠離而去,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所知的宇宙。因此,「大爆炸理論(the Big Bang theory)」中的「大爆炸(Big Bang)」指的并不是一個「爆炸事件(explosive event)」,而是一種「猛烈的急速膨脹(violent expansion)」現象。



     依照「大爆炸理論」的說法,宇宙在「大爆炸」之前,應是處在極高能量、極高密度又極高溫度的狀態,當它開始瞬間膨脹時,溫度遀之急速下降,在短短三分鍾內〔參閱上圖,請注意圖中上下軸時間和溫度的變化,你要是用 iPad 的話,可以點一下該圖放大來看;credit:grandunificationtheory.com〕,溫度由10^32度(絶對溫度,以下同)劇降到10^9度,這時能量被壓縮(condense )形成質子(proton)、中子(neutron)和電子(electron),當溫度繼續下降,這些「質子」和「中子」,結合形成了「重氫(deuterium ;為氫的同位素)」,這也是為什麼,整個宇宙在各類星球未形成前,充滿著「氫等離子體(hydrogen plasma)」。接下來,當溫度再趨下降,一些不帶電荷的電子(electronically neutral electrons)於焉形成。這時的宇宙也開始變的「清澈透明(transparent)」〔註:在這之前,由於電子把光能(包括光子)散射掉了,而且又吸收了所有熱輻射,宇宙是混沌不透明的〕,到這時,因「光子」不再被散射掉,而開始能在宇宙間自由的穿梭。這種過程稱之為「光子的去耦作用(photon decoupling)」,也就是因為有了這種過程,今天科學家們才能觀測到,在「大爆炸」瞬間後所殘留下的輻射,即所謂的「宇宙背景輻射(Cosmic Background radiation)」(我在下一篇部落格裡當再為你詳細說明)。

     上文及上圖主要是強調「大爆炸」後,那極短三分鐘內的過程,之後隨著宇宙的繼續膨脹,溫度也持續下滑(見下圖及其上方之橫軸;credit: ESA and the Planck collaboration),直到溫度降到差不多6000 度時(大約在「大爆炸」後的38 萬年時),所有我們今天看得見的不同元素(elements)、物質(matter)、銀河(galaxies),甚至我們人類自身也就陸續形成或出現了,自此我們習稱的「宇宙(universe)」也就完全形成了,此時外太空的溫度,也降到了只有絶對溫度 3 度而已。



     另外,要釐清的是,雖然「大爆炸理論(the Big Bang theory)」中,「Bang」 這個字在英文字意上確是指「碰」的一聲,但是讀者千萬不要被這個名稱誤導,以為這個「大爆炸(Big Bang)」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,聽到任何東西爆炸(或爆裂)時的「轟隆」一聲巨響,或是像爆米花時的「碰」的一聲。其實,這個「大爆炸」只是用來形容宇宙最初形成時的那一「剎那」或「瞬間」,是一個「時間」上的概念和「爆炸」的聲音大小,一點也扯不上闗係。你要是還是沒搞懂,那沒闗係,我就換個方式解釋給你聽,你總該知道聲音是靠空氣中的氣體分子來傳遞的吧?!也就是說,在真空中,聲音是無法傳送的。例如在外太空,你要是出了意外,大聲呼救,鐡定是沒人會趕來救你的,因為沒有人能聽得到你的呼叫吶喊。而由上文的解釋,你已知道在宇宙形成的那一間(即大爆炸的那一),整個宇宙充滿著的只是各種「粒子」,其他所有元素(包括空氣中的各種分子)都還不存在,怎麼可能有任何媒介傳送,「大爆炸」當時的「轟隆一聲」讓你聽到呢?

     雖然如此,要注意的是,以上所說的沒有「轟隆一聲」,指的只是因為我們耳朵「聽」不到,並不表示真的就沒有「任何聲音」。因此,假如還是難免「有聲音」的話,那到底是什麼「聲音」?或是說這「聲音」聽起來像什麼?要回答這個問題,可還真是不容易。這裡要感謝美國華盛頓大學(University of Washington, USA)的物理學教授 John Cramer ,最近(今年四月)利用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(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(CMB)radiation)」的數據,模擬了「宇宙大爆炸」發生後的 38 到 76 萬年間,你可能聽到的聲音(http://soundcloud.com/michael-bolen/sound-of-the-big-bang,你登入該網頁後,即點選最上方的音頻圖譜或箭頭即可;credit: John G. Cramer: sound of the big bang) 我懇請你一定要上此網站聽聽,因為設想一下,我們活在今天當下,居然還能聴到 138 億多年前,宇宙中最古老的聲音,是何其有幸的事啊!套句中國成語,那就是「萬籟無聲」中的「有聲」。由於該聲音的頻率(frequency)非常的低(人耳是無法聽到的),因此該模擬聲音已把原音放大了 100 x 10^24(100 septillion)倍。其次,在該模擬聲音中,其由低(弱)逐漸變高(強),然後又逐漸變低(弱),主要是因受「多卜勒效應(Doppler Effect)」的影響,以及由於宇宙的持續膨脹,把聲音的波長(wavelength)拉的愈來愈長(因此頻率變得愈來愈低)的緣故。

2013年4月16日 星期二

DDS005-「諾貝爾獎」

       「諾貝爾獎(Nobel Prize)」,可說是全世界無人不知、無人不曉、最享盛譽的全球性獎項之一。除「文學獎」、「和平獎」和「經濟學獎」外,其他三項「物理學獎」、「化學獎」和「生理/醫學獎」更是科學界公認最祟高的科學獎項。該獎自 1901 年開始頒發以來,每年頒發一次,迄今已逾 112 年〔註一:以上各獎,基於不同因素,歷年來亦曾有過未予頒發之記錄。其中以和平獎有 19 屆未曾頒發居冠,生理/醫學獎有 7 屆,文學獎有 6 屆,物理獎 5 屆,化學獎有 3 屆未予頒發;註二:經濟學獎自 1969 年才開始頒發(見下文)〕。其間雖有少數華人獲此殊榮〔例如:物理獎得主楊振寧、李政道(1957)、丁肇中(1976)、朱棣文(1997)、崔琦(1998)及高錕(2009);化學獎得主李遠哲(1986)和錢永健(2008);和平獎得主劉曉波(2010)、文學獎得主莫言(2012)〕。若以華人在全球人口所佔比例來看,華人得獎人數還是偏低,這其中固然有歷史、文化、政經、國情等多方面因素,但以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和勤奮努力,相信日後必能有傲人的表現。當然,所有優秀的科研工作者,都不應只是為了追逐某種獎項而努力,但對年青的朋友而言,這也不啻是一個鞭策自己向前奮進的目標和方向。此外,在接下來我這「部落格」裡,我會陸續介紹,二十世紀以來許多獲頒「諾貝爾獎」的知名科學家,以及他們的重大發現和成就〔注意:兩者間的因果闗係,前者是果,後者才是因,沒有因,那來果〕。因此,容我在此就「諾貝爾獎」的源起和內容,做一個簡要的整理和介紹,也算是增添大家一點知識性的常識吧!

  如所周知,「諾貝爾獎」是由「諾貝爾」先生(Alfred Bernhard Nobel;21 October 1833 – 10 December 1896;見下圖 credit: Nobel Foundation)捐贈而成立的。「諾貝爾」先生極具天賦,終其一生共擁有 350 項專利,其中尤以「火藥(dynamite)」的發明最為人知。他於1895 年 11 月 27 日立下遣囑,決定將其稅後遺產 94% 全數捐出,依當時幣值,約為三千一百萬元(瑞典幣),但至去年底為止,該筆基金累計已達市值 31 億元〔註:去除通膨因素,淨值增加了約兩倍〕。依「諾貝爾」先生的原始遣囑(testament;見下圖;credit: Nobel Foundation),「諾貝爾獎」共有物理、化學、生理或醫學、文學及和平獎五項,後來的經濟學獎是 1968 年由瑞典中央銀行(Sveriges Riksbank),為紀念「諾貝爾」先生而捐贈成立的〔註:該獎自次年 1969 開始頒發〕。由於這個緣故,有些論者因而質疑,其是否也能算是真正的「諾貝爾獎」(所謂名不正,言不順)?





  其實,回顧「諾貝爾」先生,決定捐贈其生後遺產,設立「諾貝爾獎」的原始初衷和心路歷程,也是頗富戲劇性的。「諾貝爾」先生共有兄弟四人,他排名老三,他二哥Ludvig Nobel(27 July 1831 – 12 April 1888)以經營石油工業致富,為當時瑞典首富,在其事業的顛峰期,他的石油產量曾佔全球產量的一半。事情肇於,1888年「諾貝爾」先生的二哥過世時,有家法國媒體的報紙,在刊登他二哥的訃聞中,卻誤植為「諾貝爾」先生本人,指稱其發明了火藥,並以「這個販售死亡的商人死了(the merchant of death is dead)」來宣佈他的死訊,甚至進一步遣責,「諾貝爾」先生是藉由找到「前所未有,能更快速、殺更多人的方法(who became rich by finding ways to kill more people faster than ever before)」而致富的。這樣的負面報導,顯然深深的刺痛了「諾貝爾」先生的心,也促使他開始思索,如何才能在他死後不給自己留下一個「駡名」,進而決心設立此飲譽後世的「諾貝爾獎」。

「諾貝爾獎」固定於每年的12月 10 日 頒發,其中除了「和平獎」外,其他獎項都在瑞典斯德哥爾摩(Stockholm, Sweden),由瑞典國王親自頒發,而「和平獎」是在挪威奧斯陸(Oslo, Norway)由挪威國王觀禮見證下,由挪威「諾貝爾獎委員會」主席頒發。「諾貝爾獎」共含有「個人的獲獎證書(diploma)」、「獎章(medal)」和「獎金(price)」三項。以斯德哥爾摩的盛會為例,所有得獎人,在正式授獎典禮一周前,必須就其獲獎的科學工作和內容,做一公開的專題演講(lecture),然後在頒獎盛典(Nobel Prize Award Ceremony)開始時,先由「諾貝爾獎委員會」致歡迎詞,闡述「諾貝爾獎」成立之精神,並引荐各得獎人。接著在頒獎典禮晚宴開始前,再由各獎得主發表一簡短的致謝詞(Thank You speech)。歷屆來各得獎人的演講全文和「致謝詞」,已由「諾貝爾獎委員會」編印成冊,有興趣的讀者,可自行上其綱站(http://www.nobelprize.org)查閱。

「諾貝爾」的所有「證書」封面,都是由當時的知名藝術家精心設計而成,每年不同,而且不同獎項的封面也各自不同(請參閱 http://www.nobelprize.org/nobel_prizes/about/diplomas/)。此外,除「和平獎」證書以挪威文繕寫外,其他獎的證書都以瑞典文書寫。

      「獎章」的正面鑄有「諾貝爾」先生的肖像及其生歿之日期(以拉丁文NAT-MDCCC XXXIII OB-MDCCC XCVI記註;見下圖,credit: Nobel Foundation; 和平獎和經濟學獎的正面肖像和其他各獎略有不同)。除「和平獎」和「經濟學獎」外,其他「獎章」之直徑 大小為 66 釐米、重約 175 200 克,其材質在 1980 年前,以實心的 23 K 金鑄造,此後改為內心為 18 K 金,而外面再鍍以純金。此外,「和平獎」和「經濟學獎」得主的名字被刻在獎章的邊緣上,而其他各獎的得主名字則是刻在背面。「獎章」自頒發以來,有兩個小插曲:其一是,第一年「諾貝爾獎」得主的「獎章」,由於當時各委員對其背面設計意見不一,遲至 1902 9 月確定之後,才予以正式補發。其二, 1975 年的「經濟學獎」,分別由俄國 Leonid Kantorovich 和美國 Tjalling Koopmans 獲得,但在頒獎過程中,兩面獎章不小心被錯放了,由於當時屬美俄兩國冷戰交惡期間,因此雙方費了整整四年的時間,才終於得以將兩面獎章對換過來。


另外,大家關注的「獎金」,由於基金收益和滋息情形的變動,「諾貝爾獎」每年頒發的獎金額度,稍有不同。 去年 6 月,「諾貝爾基金委員會」正式宣佈,因受近年來各種國際金融風暴和歐債的影響,獎金額度由之前的 1000 萬瑞典幣,刪減百分之二十,因此 2012年「諾貝爾獎」每項獎金,降為 800 萬瑞典幣(折合美金約為 120 萬元)。

       最後,還有一段發生在 1965 年,「諾貝爾獎」頒獎晚宴上的趣聞,在此與讀者分享。由於每年頒獎晚宴,瑞典國王按例將親自出席,因此各「諾貝爾獎」得主席次的安排是非常考究的,有時甚至煞費苦心。首先,依慣例各得主席位,會被安排在最接近國王的座位旁,而其他受邀嘉賓(主要是得主所屬國家的駐瑞典大使)席次的排序,則依其駐節瑞典時間之長短而定,時間愈長者,其席次就被安排在愈靠近國王席位之旁。事情發生在費曼教授(Richard Feynman)得獎那年(1965年)的晚宴上,那年「文學獎」的得獎人為蘇聯籍的「索羅柯夫先生(Michail Aleksandrovich Sholokhov)」,由於他需要蘇聯大使充當他的翻譯,蘇聯大使因此必須和「索羅柯夫」毗鄰而坐,也因而被安排在較接近國王之處。可是這樣,問題就來了,因為當年美國駐瑞典大使,其駐節瑞典時間最久,依慣例其席次應較蘇聯大使更接近國王的席位。幾經折衝和妥協,美蘇雙方最後以:「蘇聯大使不得以代表蘇俄大使的官方身份入座,只能以「索羅柯夫」先生的翻譯人員身份列席」的條件,達成共識,也才解決了此一意外的紛爭。可見中外皆然,「學術」和「政治」總是糾纏不清的,也藉此勸勸一些「蛋頭學者」(抱歉!別對號入座,有則改之,無則嘉勉),不要再打高空,說什麼「政治不應干預學術」之類的話,要做研究,就好好做你自個兒的研究,別整天扯東扯西,好像什麼都懂,那才真的是自曝其短。




2013年4月10日 星期三

DDS004-「數學方程式之美」

        我「數學」不好(注意:我沒說我「的」數學不好,有慧根的讀者,當能體悟此兩者間的差異),但卻糊裡糊塗的走上了「科研」這條路,一路走來除了備感艱辛,也難期有大成。你會說:既然如此,憑什麼還來誃談「數學方程式之美(the beauty of mathematical equation)」?我只能說:一個長的醜的人,難道就不能有審美的觀念嗎?!要知道,追求美好的事物,是人的基本天性,也是一種基本權利。難道說一個人因沒「達文西(Leonardo da Vinci)」的繪畫能耐,畫不出那「蒙娜麗莎的微笑(Mona Lisa)」巨作,你就可以不讓他觀賞該畫作嗎?!其實,「讚賞」是人必備的優美德行之一,懂得讚賞別人(包括他的成就),進而從中學習,你大概就成功了一半。有了這種思想武裝,來給自己壯膽,再加上「愛因斯坦」名言「別擔心你數學搞不來,我比你更慘(do not worry about your difficulties in mathematics, I assure you that mine are greater.)」的鼓舞,我這就粉墨登場,來談談我個人所能感受的「數學之美」。

開始前,先給未來想從事科研工作的年青朋友一個忠告:「一定要把數學學好」,因為,誠如「培根(Roger Bacon; 1561-1626 AD)」所言:「數學是通往科學之門鑰(Mathematics is the door and key to the sciences)」。事實上,數學是人類最嚴謹的語言,也是最通行的語言。1 +1 = 2 ,在全世界不分種族地域都永遠是1 +1= 2 ,也就是David Hilbert (1862-1943 AD) 說的「(Mathematics knows no races or geographic boundaries; for mathematics, the cultural world is one country )」,就「數學」而言,文明的全球只是「一國」。這其中尤以「數學方程式(mathematical equation)」,最為引人入勝,因為它能把繁複的自然現象,理性的抽離出來,以最簡約的方式加以表達。

在所有這些「方程式」中, 以「愛因斯坦」的有關質能(mass and energy)互換的 E = mc2,最為經典,也是歷來科學界公認最優美的方程式。話說,1905年是「愛因斯坦」,在他一生科研工作上,成果最豐碩的一年(Annual mirabilis),這一年他一共發表了四篇,堪稱奠定後代物理學和天文學根基的巨作:「光電效應(Photoelectric Effect)」,「布朗運動(Brownian motion)」,「狹義相對論(Special Relativity)」和 E = mc2」。其中「E = mc2」即為其一。

巧合的是,今年1月29日LiveScience 經由全球物理學家、天文學家、數學家共同票選出了11個「最優美的數學方程式(the most beautiful mathematical equations)」,強調這些方程式,不只在科學上具有深厚的科學意涵及實用性,更重要的是它簡約如詩般的結構形式。在這11個最優美的數學方程式中,「廣義」和「狹義」相對論的代表方程式,分別被評為第一和第六名。另外,前文(DDS003-04052013-2013 年 Pi Day)提到的「標準模型(the Standard Model)」,其代表方程式也被評為第二名。因此,以下謹就這三個方程式及其物理意涵做一簡介,希望讀者能從中感受它們「美」之所在:「簡單就是美」。

(一)「廣義/一般相對論(general relativity)」(Picture CREDIT: Shutterstock/R.T. Wohlstadter

這個公式革命性的改變了,傳統上科學家們對「重力(gravity)」的看法,也就是說,透過這個簡扼的公式,「愛因斯坦」巧妙的把「重力」這種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自然現象,連結到另一種超乎我們所能想像的「時空結構(the fabric of space and time)」中。質言之,所謂的「重力」,不過只是反應「時空結構」在「曲伏狀態(wrapping)」下的一種現象。公式的左邊代表的是宇宙的「時空幾何形貌(the geometry of space-time)」,右邊代表的是「宇宙的總能量(the energy content of universe)」(註:這總能量也包含了所謂的「暗能量(dark energy)」,我以後會再以專文來介紹它),而等號則清楚告訴我們:「質量」和「能量」共同決定了「時空的幾何形貌」。

(二)「狹義/特殊相對論(special relativity)」(Picture CREDIT: Shutterstock/optimarc


「愛因斯坦」在其「狹義相對論」中,想要傳達的重要訊息就是:「時間(time)」和「空間(space)」,這兩個我們日常熟知的概念,其實不是「絕對的(absolute)」,而是「相對的(relative)」,其變量端看觀察者移動的速度快慢而定。例如,依以上公式,當觀察者以不同速度移動時,其時間會有不同程度的增長(time dilation),即其時間會變慢下來。這個公式的神妙及「美」在於:它完全沒有繁複的數學符號和運算(任何一個國中程度的學生都能利用此公式來計算),但卻能顚覆了百年來「牛頓運動力學」的傳統看法,也同時提供我們對宇宙時空的嶄新思維和視野。

(三)「標準模型(standard model)」(Picture CREDIT: Shutterstock/R.T. Wohlstadte



不要小看這個「標準模型」的代表公式(我承認是有點複雜),它把所有組成宇宙萬物的17 種「基本粒子(fundamental particle;見前文DDS003-04052013-「2013 年 Pi Day」)」和除了「重力」以外的其他三種存在自然界中的力(即電磁力,強力和弱力)整合在一起〔註一:這三個「力(forces)」中的「電磁力(the electromagnetic force)」可以無遠弗屆,而「強力(the strong force)」和「弱力(the weak force)」僅能及於次原子之距離範圍內;註二:這三個「力」均有賴不同的「玻子(boson)」傳遞,其中「電磁力」是由「光子(photon)」為載具,「強力」則由「膠子(gluon)」傳載,而「弱力」需藉「w-玻子(w-boson)」和「z-玻子」(z-boson)來傳遞〕。換句話說,藉由此公式,「標準模型」成功的把「量子力學(quantum mechanics)」和「狹義相對論(special relativity)」完美的結合在一起。值得注意的是,前文(DDS003-04052013-「2013 年 Pi Day」)提到的「奚氏玻子(Higgs boson)」,在此公式中以 phi(Ф)的符號代表之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後,假如你我都是「數學」白痴的話,那就讓我們看看下面這幅卡通笑話(source: Mrs. DeCrostahttps://www.smore.com/k2g0-mrs-decrosta)自娛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