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7月30日 星期三

DDS046-「引力波(III)」

(承前文)在前兩篇短文(DDS044 DDS045)中,我針對此次「引力波」的偵測以及與其相關的兩個主要科學議題(即「引力波」和「遽膨/劇脹説」),向讀者您做了一些簡單介紹,現在就讓我們回頭再來看看,該發現的一些實質內容及其爭議之所在。

首先,該團隊又被泛稱為 BICEP2 團隊(BICEP Background Imaging of Cosmic Extragalactic Polarization 研究計畫的縮寫簡稱),前後共有成員約 20 40 人參與。該研究之規劃肇始於 2006 年,到2009 年時,才在南極設立完成觀測所需的天文望遠鏡,並開始收集相關的觀測資料,該項工作直至 2012 年時才結束。他們之所以選在南極設立觀測基地,主要是因那裡的大氣層薄又乾燥,特別有利於無線電波的觀測。再次提醒,該團隊並非直接觀測「引力波」,而是間接觀測「引力波」對「宇宙微波背景(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)」的影響〔註:若要能直接觀測「引力波」的存在,還是得借助 LIGO 雷射干涉計的測量;見前文 DDS044-「引力波(I)」〕。

下圖(CreditSteffen Richter, Harvard Universityfromhttp://www.space.com/25746-bicep2-team-discusses-findings.html)位據中間者即是 BICEP2 天文望遠鏡在美國南極基地的照片,其左為 「南極望遠鏡(the South Pole Telescope)」,其右則為另一稱為 「Keck 的列陣望遠鏡(the Keck Array telescope)」,此後二者,因為觀測位置和天候條件和BICEP2類似,將來所得結果,應可用來和 BICEP2 的結果彼此相互驗證。圖片中也正好攝入該基地運補飛機(LC-130),於運補任務完成後,離地起飛時的英姿。


如前文 DDS008-「宇宙微波背景」輻射圖所述,「宇宙微波背景」圖,主要是呈現宇宙在「大爆炸」38 萬年後的溫度變化,這些不同的溫度,能引起「微波輻射」不同程度的偏光(polarization)效應,這時若有「引力波」的存在/干擾,就會造成偏光現象的改變,該團隊其實就是觀測「宇宙微波背景」圖受「引力波」影響下的偏光現象,稱之為 B-型(B-mode)圖輻(見下圖;CreditBICEP2 Collaborationfromhttp://www.space.com/25078-universe-inflation-gravitational-waves-discovery.html?cmpid=556786 )。圖中清楚顯示,原本的「宇宙微波背景」圖,呈現出一捲曲定向的偏光現象。由於這種偏光現象,主要是來自「引力波」的影響,而科學家們也相信,宇宙在「大爆炸」瞬間後的急遽膨脹過程中,由量子擾動(quantum fluctuations)所造成的「引力波」,即能引起此種偏光效應,因此,該團隊的偵測結果,當然也就證實了「遽膨/劇脹說」的理論。


該團隊窮其連續三年來的連續觀測(即上圖),窄看起來相當簡明有力,不容置疑,但卻引來學界隨後的高度挑戰甚至撻伐,究是為何?其實,整個問題的癥結在於,這B-型的偏光現象也可能是來自我們銀河系鄰近的塵埃(dust),而所有對該團隊研究成果的質疑,目前幾乎全都針對此㸃。因為,這類塵埃,由於其顆粒極小,也能造成宇宙微波輻射的偏光效應,在審視B-型偏光現象時,必須將其所引發的效應,予以確認並全部加以過濾扣除,才能看到「引力波」的真正影響。

針對此㸃,該團隊當然不是省油燈,更是個中高手,對此塵埃可能帶來的影響自是瞭然於胸,而事實上,他們也盡了所有能奈,取得一他們相信應可代表他們觀測區域(僅佔全宇宙 2% 的範圍)的平均塵埃量,並加以扣除。現在問題來了,其他學界同儕卻提出更精準數據(例如,比對來自歐洲航太中心 Planck 天文望遠鏡的觀測結果;Planck 的觀測範圍較 BICEP2 團隊大了許多,而且使用了 6 個不同的頻道),認為他們低估了我們銀河系外圍的塵埃量,也就是説,他們扣除的還不夠多,若把此更多塵埃量的影響刪減後,就不可能看到如該團隊所宣稱,那麼清晰明確的偏光效應,使得代表「引力波」的訊號就不再那麼確定,因而質疑他們是否真的間接偵測到「引力波」的存在。

這些排山倒海而來的質疑,也確實引起了該團隊的許多困擾,主持人也自承現在就像身陷風暴中心(I'm feeling like I'm at the eye of the storm),其他團隊成員,也不諱言他們對自己日前宣告的信心,正逐日流失中,也改口聲稱,還需要其他更多獨立的觀測,來驗證他們對塵埃引起偏光效果的估算是否偏低?除了以上科學內容上的辯證,當然也難免有些冷嘲熱諷的情緒用語在網路上流傳(我個人認為沒有必要,壞了讀書人的氣度,千萬不要學,但也要引以為愓);例如:「最好把慶祝香檳暫時先放回冰箱」、「先不要急著去訂到瑞典斯德哥爾摩(諾貝爾獎頒獎所在地)的機票,免得到時空手而回」等等,不一而足。

在諸多評論中,也有一些發人深省的警語,值得我輩從事科研工作者引以為鑑:科學是不可以投票的(想想台灣核四公投議題的荒謬),也不是喜好度調查,更不是選美比賽,任何號稱重大科學上的突破,不是只看其華麗外表,而是要能經得起他人的檢驗。對任何從事科研工作的人(特別是宣稱有重大科學突破的成果),有一嚴格的自我要求鐵律,那就是:「每一項成果,在未被證明是對的之前,都是錯的(Every claim of a scientific result is wrong until proven right)」。最終的結果如何,當然留待學界同儕間的驗證,但經過這樣的事件,又能給我們自己(大陸和台灣)本就薄弱的學界,帶來什麼樣的啓發呢?(全文完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