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3月9日 星期日

DDS038-「黑洞(III)」

(承前文)因此,近來科學家又提出另外兩種看法:(4)這類「黑洞」,很可能是在早期宇宙演化過程中,不同銀河系間的相互碰撞,使得其原本各自有的「黑洞」,相互結合、融聚在一起而形成的。例如(見下圖;為畫家筆下所描繪的圖像;creditNASA),新近(去年 12 10 日發表於 Astrophysical Journal 期刊上)科學家發現,位在離我們地球 38 億光年遠處(代號為 WISE J233237.05-505643.5),有一共伴「黑洞」,正在相互繞,逐漸形成一超巨大質量的「黑洞」(supermassive black hole)。〔註:WISE 為美國航太總署 Wide-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 的縮寫。〕另也有學者指出:(5)要有這類「超巨大質量的黑洞(supermassive black hole)」,在其形成窄始時,就必須要有一個「超巨大質量的星體(supermassive star)」存在,然後如同前面所述的單一星體一樣,這些巨大質量的星體,經由逐步、重複冷卻和塌陷,且不斷地吞噬、吸入周邊的物質,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能偵測到的這些「超巨大質量的黑洞」。


讀者老爺千萬不要小看以上這些不同的看法,以為它們只是「想之當然爾」,要知道「科學」可是要講「證據」的,這些不同假說的背後,當然都有紮實的科學依據,就以第(5)種說法為例,科學家們利用觀測(主要是「重力波(gravitational wave)」為主)和數值模型推演,發現在此「超巨大質量星體」的形成過程中,由於其超巨大「引力」所造成的快速旋轉(spinning),在其周遭先形成一密度不均的渦旋,此渦旋再經聚合、塌陷,形成兩個較小的「黑洞」,再由此兩「黑洞」逐步聚合,才形成今天所偵測到的這類「超巨大質量黑洞」。下圖(creditChristian Reisswig/Caltech)所示,由左上至右下,即是此類「黑洞」,在不同階段的演化過程,其中藍色的深淺,分別代表的是密度的高低,而最終右下圖幅中的白色中心即是「黑洞」所在之處。


此外,「黑洞」其實也可視為宇宙中物質和能量的滙集區(sink),由於它的存在,把周遭相鄰的物質甚或星體逐步吞噬殆盡。但是,在科學家們觀測,體積大小、質量不同的各種「黑洞」,發現除了在其周圍有一「增生碟狀渦旋(即 accretion disc)」外,在「碟狀渦旋」的中心處,也往往伴生一垂直的柱狀噴出物(主要由高能量的粒子組成;見下之示意圖,fromhttp://scienceblogs.com/startswithabang/2010/09/10/q-a-how-can-anything-come-from/ )。好奇的讀者,可能馬上會說,這怎麼可能呢?因為,即然「黑洞」所造成的「引力」是如此巨大,那又怎麼可能有這些噴出物呢?


事實上,依霍金(Stephen Hawking)博士的說法,這些粒子並非來自「黑洞」的內部,而是來自其「event horizon」的外圍。此外,依「量子理論(quantum theory)」的說法,宇宙間的所有次原子粒子(subatomic particles),均可分為「負質量粒子(negative mass particle)」和「正質量粒子(positive mass particle)」兩種,前者在進入「event horizon」後,即被「黑洞」的巨大引力所吞噬,而後者則由「黑洞」以「輻射(radiation)」形式激射出來,形成前面所說的噴發物(jet),這種噴射出來的輻射,稱之為「霍金輻射(Hawking radiation)」。反觀那些「負質量粒子」,科學家們咸信,在它們進入「黑洞」後,能把「黑洞」內部的質量逐步吞噬殆盡,導致「黑洞」的塌陷(collapse)和之後的爆炸(explore),甚至毀滅。當然,有關這部分的進一步深入解釋,因牽涉到更複雜深奧的「量子理論」,非我能力可及,就此打住。有趣也姑且聽之的是:有人說,「世上懂得「相對論」的只有三個人,而懂得「量子論」的只有兩個人」,我當然不是這二、三人,讀者也就可以原諒我的能奈有限了。

雖然與「黑洞」伴生的噴出物,長久以來,已被證實,但是讓天文學家一直深感困惑的是,像我們銀河系中心「Sagittarius A*」這樣的超大質量「黑洞」,理應有更大量的噴出物,可是利用傳統觀測方法,一直無法確認。直到去年天文學家利用來自 the Chandra X-ray Observatory 最新 X-光(紫色)和無線電波(藍色)的觀測技術,終於證實這些噴發物存在的證據(Reference: Evidence for A Parsec-scale Jet from The Galactic Center Black Hole: Interaction with Local Gas accepted in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)。下圖(creditX-ray: NASA/CXC/UCLA/Z.Li et al; Radio: NRAO/VLA)即是利用所得數據組合而成的圖片(紫色為得自X-光的圖像,而藍色來自無線電波的數據),圖中也同時標出這些高能量的噴發物,由「黑洞」周緣爆發出來後,撞上彌漫在遠處(約好幾光年遠)的氣體後,所造成「撞擊前沿(shock front)」。


其次,進一步的研究指出,「黑洞」大都是在宇宙形成(約 138 億年前)後的 4-8 億年間所形成。下圖(credit: NASA WMAP Science Team; K. Teramura, UHifA; NASA/JPL-Caltech, A. Kashlinsky (GSFC); NASA/ESA, S. Beckwith (STScl), Hudf Team)所示,左邊為「宇宙的微波背景圖(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;見前「部落格文DDS008」的說明)」,它代表最早期的宇宙,其溫度的分佈和變化,這些溫度的些微不同,又代表著密度的大小差異,其中密度大者,最終就形成了,我們今日所見的各銀河星體。此後,宇宙進入一,歷時幾億年的「黑暗期(Dark Age)」,直到第一個星體形成後,熾射出第一道光芒為止。在此同時,「黑洞」也開始聚引其周遭氣體,逐步增長。在這些過程中,有部分的紅外線(infrared)和 X-光射線(X-ray),迄今仍保留在宇宙中,能被科學家們所偵測得到。利用研判此類射線的強度分佈變化,科學家們相信,「黑洞」在早期宇宙中的「活動力(activity)」,至少數百倍髙於現今的活力。



事實上,在漫長的宇宙演化史中,科學家們咸信,這些星體由於其燃燒殆盡,塌陷成為「黑洞」的個數(看不到了),遠較現今我們所能觀測到的星體(以我們地球所在的銀河系來說,就有數千億之多),為數絶對多多了。也就是因為它們的存在以及所造成的「引力」,才使得我們的銀河能如此快速的旋轉(因為,若僅以目前可見的星體數,是絶不可能的)。(待續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