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5月27日 星期一

DDS012-「400 ppm CO2」

對於闗心「全球暖化(global warming)」和「氣候變遷(climate change)」這類議題的讀者,這個月(5 20 日)美國國家大氣海洋局(NOAA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),發佈了其最新測得大氣中二氧化碳氣體(CO2)濃度的最新數據:「CO2 已達 400 ppmparts per million;為濃度單位,意指百萬分之一)!」這是地表大氣中 CO2 濃度,自過去 250 萬年以來,首度僅見的最高值。為了遏阻其濃度持續增加,可能帶來對全球暖化的進一步惡化,世界各國政府同意,將共同致力使其濃度,維持在 425-450 ppm 的水準以下,因為科學家們相信,到了這個濃度,地表年均溫將相應增加 2 oC ,這個 2 oC 溫度門檻又被認為是,地表氣候開始惡化並步上「不歸路的起點(a point of no return)」,甚至從此有如「脫韁之馬,回天乏術」。

因此,目前這個「400」數字本身,除了是 100 的倍數好記以外,並沒有什麼特殊意義〔註:科學家們重視的是,CO2 在我們大氣層中,增加的趨勢和速率。〕雖然如此,它當然是一個警訊,再次提醒我們,在全世界擕手共同致力於,「減少二氧化碳氣體排放」的努力和作為上,顯然還是有所不足,而且幾乎是無能為力的。也就是說,現今人類社㑹對「化石燃料(fossil fuel;主要包括煤和石油)」的需求和依賴,在可預期的未來二、三十年間,可能還是難以有效改變的,也就是美國前總統小布希(George W. Bush)所說的:「我們對化石燃料的使用已經上癮了(we're addicted to fossil fuels)」〔註:所有各種「綠色替代能源」,如太陽能、風能、潮汐等,迄今尚未能達到量產的經濟規模和條件。〕因此,面對這種人為 CO2 持續排放,所引致「全球暖化」和「氣候變遷」的可能苦果,看來我們以及後代的子孫,只有提早做好心理準備,因為未來他們將面對一個,和他們父母、祖輩完全不同的氣候環境(例如「極端氣候」和「天然災害」事件出現的頻率和強度)。

要進一步了解, CO2 濃度和「全球暖化」間的関聯性,我們必須先了解它在我們大氣層中所扮演的角色。首先,衆所周知,地表的大氣(即我們平日呼吸的空氣),主要是由氮氣(佔 78%)和氧氣(佔 21%)所組成,CO2 只佔其中極少的一部分〔註:即使以目前之含量 400 ppm 來看,也只不過是所有大氣組成氣體中的萬分之四而已〕。但是,由於它的物理化學特性,當它存在於地表上空的大氣層中時,它能有效阻滯,地表紅外線輻射(infrared radiation)的熱量回到外太空去,使得地表的溫度,能穩定維持在一適合生物(包括我們人類這個物種)滋長生存的溫度(平均約為 15 oC)。因此,這 CO2 在大氣層中的存在,對地球而言,就如一天然的「溫室(greenhouse)」,它也進而被匿稱為「溫室氣體(GHGgreenhouse gas」〔註:這種「溫室氣體」還包括甲烷(methane)、一氧化氮(N2O)和一些人為製造如冷媒的氟化物氣體〕。下圖所示(sourceEPA report),即是此種「溫室效應」作用的原理。



依此,這 CO2 在我們大氣中的存在,本是好事一椿,可是壞就壞在,自十九世紀中葉(西元 1850 年)開始的「工業革命(Industrial Revolution)」,人類社會由於人口增加、都市開發,大量砍伐森林,以及使用「化石燃料」做為主要的能源,使得大氣中的 CO2 濃度不斷的攀升,而且隨著文明的加速進展,這種攀升的速率也愈來愈快(目前的速率為每年約 2 ppm CO2)。〔註:「森林的砍伐」直接滅少了植物行「光合作用(photosynthesis)」時,原本所需對 CO2 的吸收,使得大氣中的 CO2 無法從大氣中移除,而「化石燃料的使用」又不斷的將 CO2 加到大氣中,此兩效應的淨結果,造成大氣中 CO2 的逐日累積,導致目前似乎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。〕

這些自「工業革命」後,所累積在我們大氣中的 CO2 ,由於它伴隨引發的「溫室效應(greenhouse effect)」現象,使得地表的溫度,也就一天天變得愈來愈高,造成了今天大家熟知的「全球暖化」現象。下面左右兩圖(sourceNational Park Service)即是用來說明,地表大氣層中,由於更多人為 CO2 的加入,使得「溫室效應」加強,進而增加了的地表的溫度。



為了進一步證實(並確認),地表大氣中 CO2 濃度的增加,是來自「人類活動(human activity)」的結果,科學家們早自 1958 年開始,即以當時任職於「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」,「Scripps 海洋研究所(Scripps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)」的 Charles David Keeling 教授(西元1928-2005)為首,在美國夏威夷 Mauna Loa 火山頂上,建立了一座長期觀測站,採集當地的大氣標本,進行 CO2 濃度的測定工作,迄今己超逾半個世紀〔註: Charles Keeling 教授不幸於 2005 年過世,接續下來的工作,由其子 Ralph Keeling 克紹其裘,繼續進行中〕。下圖(creditNOAA)即是自 1958 年以來迄今,大氣中 CO2 濃度的遞增趨勢,由於此曲線為 目前科學界在探討「全球暖化」這個議題上,有闗 CO2 在大氣中逐年遞增,最直接和最有說䏜力的證據,學界為表彰 Charles Keeling 教授的貢獻,稱之為「麒麟曲線(Keeling curve)」〔註:為了英文發音的雷同及讓中文讀者好記,我就直接譯成「麒麟」,請多包涵。順便一提,英文的 「dragon」 ,指的是「龍」,而「chinese dragon」指的是「麒麟」,不是「中國龍」。〕


上圖中紅色曲線的上下變動,則是反應了地表(包括陸地和海洋)植物的每年生長周期:春夏季時,由於植物需使用大氣中的 CO2,進行「光合作用(photosynthesis)」,因而降低了大氣中的 CO2 濃度;反之,在秋冬季時,植物進行「呼吸作用(respiration)」,釋放出 CO2 ,因而使得大氣中的 CO2 濃度增加。此種地球大氣層中,季節性的 CO2 濃度變化,常被引喻為地球的「呼吸」,只是地球的「呼吸」是一年才一次,不像我們一般人的「呼吸」,大約每分鐘就一次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