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諾貝爾獎(Nobel Prize)」,可說是全世界無人不知、無人不曉、最享盛譽的全球性獎項之一。除「文學獎」、「和平獎」和「經濟學獎」外,其他三項「物理學獎」、「化學獎」和「生理/醫學獎」更是科學界公認最祟高的科學獎項。該獎自 1901 年開始頒發以來,每年頒發一次,迄今已逾 112 年〔註一:以上各獎,基於不同因素,歷年來亦曾有過未予頒發之記錄。其中以和平獎有 19 屆未曾頒發居冠,生理/醫學獎有 7 屆,文學獎有 6 屆,物理獎 有5 屆,化學獎有 3 屆未予頒發;註二:經濟學獎自 1969 年才開始頒發(見下文)〕。其間雖有少數華人獲此殊榮〔例如:物理獎得主楊振寧、李政道(1957)、丁肇中(1976)、朱棣文(1997)、崔琦(1998)及高錕(2009);化學獎得主李遠哲(1986)和錢永健(2008);和平獎得主劉曉波(2010)、文學獎得主莫言(2012)〕。若以華人在全球人口所佔比例來看,華人得獎人數還是偏低,這其中固然有歷史、文化、政經、國情等多方面因素,但以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和勤奮努力,相信日後必能有傲人的表現。當然,所有優秀的科研工作者,都不應只是為了追逐某種獎項而努力,但對年青的朋友而言,這也不啻是一個鞭策自己向前奮進的目標和方向。此外,在接下來我這「部落格」裡,我會陸續介紹,二十世紀以來許多獲頒「諾貝爾獎」的知名科學家,以及他們的重大發現和成就〔注意:兩者間的因果闗係,前者是果,後者才是因,沒有因,那來果〕。因此,容我在此就「諾貝爾獎」的源起和內容,做一個簡要的整理和介紹,也算是增添大家一點知識性的常識吧!
如所周知,「諾貝爾獎」是由「諾貝爾」先生(Alfred Bernhard Nobel;21 October 1833 – 10 December 1896;見下圖 credit: Nobel Foundation)捐贈而成立的。「諾貝爾」先生極具天賦,終其一生共擁有 350 項專利,其中尤以「火藥(dynamite)」的發明最為人知。他於1895 年 11 月 27 日立下遣囑,決定將其稅後遺產
94% 全數捐出,依當時幣值,約為三千一百萬元(瑞典幣),但至去年底為止,該筆基金累計已達市值 31 億元〔註:去除通膨因素,淨值增加了約兩倍〕。依「諾貝爾」先生的原始遣囑(testament;見下圖;credit: Nobel Foundation),「諾貝爾獎」共有物理、化學、生理或醫學、文學及和平獎五項,後來的經濟學獎是 1968 年由瑞典中央銀行(Sveriges Riksbank),為紀念「諾貝爾」先生而捐贈成立的〔註:該獎自次年 1969 開始頒發〕。由於這個緣故,有些論者因而質疑,其是否也能算是真正的「諾貝爾獎」(所謂名不正,言不順)?
其實,回顧「諾貝爾」先生,決定捐贈其生後遺產,設立「諾貝爾獎」的原始初衷和心路歷程,也是頗富戲劇性的。「諾貝爾」先生共有兄弟四人,他排名老三,他二哥Ludvig Nobel(27 July 1831 – 12 April 1888)以經營石油工業致富,為當時瑞典首富,在其事業的顛峰期,他的石油產量曾佔全球產量的一半。事情肇於,1888年「諾貝爾」先生的二哥過世時,有家法國媒體的報紙,在刊登他二哥的訃聞中,卻誤植為「諾貝爾」先生本人,指稱其發明了火藥,並以「這個販售死亡的商人死了(the merchant of death is dead)」來宣佈他的死訊,甚至進一步遣責,「諾貝爾」先生是藉由找到「前所未有,能更快速、殺更多人的方法(who became rich by finding ways to kill more people faster than ever
before)」而致富的。這樣的負面報導,顯然深深的刺痛了「諾貝爾」先生的心,也促使他開始思索,如何才能在他死後不給自己留下一個「駡名」,進而決心設立此飲譽後世的「諾貝爾獎」。
「諾貝爾獎」固定於每年的12月 10 日 頒發,其中除了「和平獎」外,其他獎項都在瑞典斯德哥爾摩(Stockholm, Sweden),由瑞典國王親自頒發,而「和平獎」是在挪威奧斯陸(Oslo, Norway)由挪威國王觀禮見證下,由挪威「諾貝爾獎委員會」主席頒發。「諾貝爾獎」共含有「個人的獲獎證書(diploma)」、「獎章(medal)」和「獎金(price)」三項。以斯德哥爾摩的盛會為例,所有得獎人,在正式授獎典禮一周前,必須就其獲獎的科學工作和內容,做一公開的專題演講(lecture),然後在頒獎盛典(Nobel Prize Award Ceremony)開始時,先由「諾貝爾獎委員會」致歡迎詞,闡述「諾貝爾獎」成立之精神,並引荐各得獎人。接著在頒獎典禮晚宴開始前,再由各獎得主發表一簡短的致謝詞(Thank You speech)。歷屆來各得獎人的演講全文和「致謝詞」,已由「諾貝爾獎委員會」編印成冊,有興趣的讀者,可自行上其綱站(http://www.nobelprize.org)查閱。
「諾貝爾」的所有「證書」封面,都是由當時的知名藝術家精心設計而成,每年不同,而且不同獎項的封面也各自不同(請參閱 http://www.nobelprize.org/nobel_prizes/about/diplomas/)。此外,除「和平獎」證書以挪威文繕寫外,其他獎的證書都以瑞典文書寫。
「獎章」的正面鑄有「諾貝爾」先生的肖像及其生歿之日期(以拉丁文NAT-MDCCC XXXIII OB-MDCCC XCVI記註;見下圖,credit: Nobel Foundation; 和平獎和經濟學獎的正面肖像和其他各獎略有不同)。除「和平獎」和「經濟學獎」外,其他「獎章」之直徑 大小為 66 釐米、重約 175 至 200 克,其材質在 1980 年前,以實心的 23 K 金鑄造,此後改為內心為 18 K 金,而外面再鍍以純金。此外,「和平獎」和「經濟學獎」得主的名字被刻在獎章的邊緣上,而其他各獎的得主名字則是刻在背面。「獎章」自頒發以來,有兩個小插曲:其一是,第一年「諾貝爾獎」得主的「獎章」,由於當時各委員對其背面設計意見不一,遲至 1902 年 9 月確定之後,才予以正式補發。其二, 1975 年的「經濟學獎」,分別由俄國 Leonid Kantorovich 和美國 Tjalling Koopmans 獲得,但在頒獎過程中,兩面獎章不小心被錯放了,由於當時屬美俄兩國冷戰交惡期間,因此雙方費了整整四年的時間,才終於得以將兩面獎章對換過來。
「獎章」的正面鑄有「諾貝爾」先生的肖像及其生歿之日期(以拉丁文NAT-MDCCC XXXIII OB-MDCCC XCVI記註;見下圖,credit: Nobel Foundation; 和平獎和經濟學獎的正面肖像和其他各獎略有不同)。除「和平獎」和「經濟學獎」外,其他「獎章」之直徑 大小為 66 釐米、重約 175 至 200 克,其材質在 1980 年前,以實心的 23 K 金鑄造,此後改為內心為 18 K 金,而外面再鍍以純金。此外,「和平獎」和「經濟學獎」得主的名字被刻在獎章的邊緣上,而其他各獎的得主名字則是刻在背面。「獎章」自頒發以來,有兩個小插曲:其一是,第一年「諾貝爾獎」得主的「獎章」,由於當時各委員對其背面設計意見不一,遲至 1902 年 9 月確定之後,才予以正式補發。其二, 1975 年的「經濟學獎」,分別由俄國 Leonid Kantorovich 和美國 Tjalling Koopmans 獲得,但在頒獎過程中,兩面獎章不小心被錯放了,由於當時屬美俄兩國冷戰交惡期間,因此雙方費了整整四年的時間,才終於得以將兩面獎章對換過來。
另外,大家關注的「獎金」,由於基金收益和滋息情形的變動,「諾貝爾獎」每年頒發的獎金額度,稍有不同。
去年 6 月,「諾貝爾基金委員會」正式宣佈,因受近年來各種國際金融風暴和歐債的影響,獎金額度由之前的 1000 萬瑞典幣,刪減百分之二十,因此 2012年「諾貝爾獎」每項獎金,降為 800 萬瑞典幣(折合美金約為 120 萬元)。
最後,還有一段發生在 1965 年,「諾貝爾獎」頒獎晚宴上的趣聞,在此與讀者分享。由於每年頒獎晚宴,瑞典國王按例將親自出席,因此各「諾貝爾獎」得主席次的安排是非常考究的,有時甚至煞費苦心。首先,依慣例各得主席位,會被安排在最接近國王的座位旁,而其他受邀嘉賓(主要是得主所屬國家的駐瑞典大使)席次的排序,則依其駐節瑞典時間之長短而定,時間愈長者,其席次就被安排在愈靠近國王席位之旁。事情發生在費曼教授(Richard Feynman)得獎那年(1965年)的晚宴上,那年「文學獎」的得獎人為蘇聯籍的「索羅柯夫先生(Michail Aleksandrovich Sholokhov)」,由於他需要蘇聯大使充當他的翻譯,蘇聯大使因此必須和「索羅柯夫」毗鄰而坐,也因而被安排在較接近國王之處。可是這樣,問題就來了,因為當年美國駐瑞典大使,其駐節瑞典時間最久,依慣例其席次應較蘇聯大使更接近國王的席位。幾經折衝和妥協,美蘇雙方最後以:「蘇聯大使不得以代表蘇俄大使的官方身份入座,只能以「索羅柯夫」先生的翻譯人員身份列席」的條件,達成共識,也才解決了此一意外的紛爭。可見中外皆然,「學術」和「政治」總是糾纏不清的,也藉此勸勸一些「蛋頭學者」(抱歉!別對號入座,有則改之,無則嘉勉),不要再打高空,說什麼「政治不應干預學術」之類的話,要做研究,就好好做你自個兒的研究,別整天扯東扯西,好像什麼都懂,那才真的是自曝其短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