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

DDS033-「我們的地球有幾個月亮?(補遺)」

〔附記:中國「嫦娥三號」登月探測任務,於 12 14 日晩 9 11 分,成功著陸於月表高緯度(北緯 43o)的「虹灣(Sinus Iridium)」)漥地,雖然此舉和 1970 年代美、蘇的登月探測,己睽違了近半世紀,但也標幟著近年來中國航天探測科技的不斷躍進和空前成就。「科學」不分種族,也沒有國界,是人類集體文明的結晶,因此,也寄望在不久的將來,有更多來自「玉兔」的探測成果報告問世,能讓我們對這個「月球」有更多的了解。〕

前文 DDS024 DDS025 中,就我們「月亮」,諸多有趣的相關科學問題,做了初步的介紹和說明。其中提到,目前科學家咸信,我們地球這個「月亮」是來自於「撞擊說(the Giant Impact Hypothesis)」,也針對此說法,提出了各種直接、間接的佐證。無獨有偶,今年 9 9 日,在倫敦舉辦的「歐洲行星科學會議(European Planetary Science Congress)」上,Jessica Barnes 和其同僚(論文題目為:Investigating the H2O content and H isotopic composition of the primitive lunar magma ocean (LMO) cumulates),分析來自「阿波羅(Apollo)」探月任務,所採岩石標本(見下圖;creditTom Story,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)中的磷灰石礦物(apatite;為來自岩漿熱液火成岩礦物,其主要的化學組成為磷酸鈣),其所含的結晶水,發現這些水的氫同位素(hydrogen isotope)組成,和地球以及「含碳的球粒狀石(carbonaceous chondrite meteorites)」的氫同位素值相似,表示地球和月球兩者的水應屬同源(common origin),進而也佐證了月球,應是來自地球在 45 億年前,所遭受的巨大撞擊而來〔即「撞擊說(the giant impact hypothesis)」;見前文DDS024〕。


儘管如此,在該會議上,美國加州理工學院(Caltech, USA)的 Dave Stevenson教授,針對「月亮」起源的「撞擊說(the giant impact theory)」,提出另一種看法:我們這個「月亮」,是否可能是「地球」向「金星(Venus)」偷來的?他的論點很有意思,他指出:就太陽系行星的「月亮」個數而言,我們「地球」有一個,「火星(Mars)」有兩個,「木星(Jupiter)」有近 50 個,而「金星」卻一個也沒有,因此,他認為我們這個「月亮」很可能是,「地球」從「金星」運轉軌道上硬拉過來的。事實上,這種看法也並非全無可能,首先,因為我們這個「月亮」的體積,相對於其他行星和其月亮的體積大小比而言,實在是太大了〔註一:我們「月亮」的體積約為「地球」的四分之一;註二:事實上,也就是因為它太大了,我們這個「月亮」並不是真正繞「地球」旋轉,而是繞著所謂「月球-地球」系統的「質量中心(barycenter)」運轉,此「質量中心」的位置,約在地表下 1600 公里,離地心約 4,800 公里處;註三:另外,不要忘了,「太陽」雖然離「月亮」更遠,但它對「月亮」的引力,較「地球」為大,造成「月亮」繞「太陽」運行的奇特軌道(參考前文 DDS024 的說明和圖)〕。

同樣地,也是因為它體積太大了,要是依照「撞擊說」的理論,當時(45 億年前)兩個星體碰撞時,兩者不但要有非常高的速度,而且必須在一特定的角度上撞擊,才能造成我們今日所見的「月球-地球」系統,要不然,兩者間的這種撞擊力道和其引發的爆炸能量,早就讓它們粉身碎骨、煙消霧散了。所以,依照 Stevenson 教授的說法:假如「金星」和「地球」的形成方式相似,那為什麼「地球」就有一個「月亮」,而「金星」卻沒有呢?當然,Stevenson教授以上這種說法(即地球從金星把月球偷/搶來的霸佔「惡行」),目前只能說是一種臆測,尚未有其他具體的科學上的事證。

另外,美國航太總署的「月球礦物描繪探測儀(Moon Mineralogy Mapper)」,最近發現在近月球赤道處,有一大小橫跨約 60 公里的凹陷(見下圖;creditNASA),其中曝露出的硬化岩漿中,含有大量的「氫氧根(hydroxyl)」物質,雖然並非真正的「水」,但也表示月球原始岩漿中的水份(magmatic water)。假如真的是如此,這一「岩漿水」的存在,可能進一步影響科學家目前對月球起源的看法。科學就是這麼惱人,新的事證,改變甚或推翻舊的看法,有人甚至說:「科學不是要去發現新的事物,而是要去推翻舊的看法」,宏觀來看整個科學史,的確是如此。


其次,前文 DDS024 也解釋了,由於「潮汐鎖定」的原因,使得「月亮」永遠只有一面朝向地球。也因此,過去出版有關「月球」的照片,都是以其面向地球的一面為主,間或偶有其背面的圖像,從未有過由東、西、南、北四個不同方向拍攝的照片。下圖即是補此不足,依順時鐘方向由左上至右下,分別呈現的是:「月球」面對我們地球的一面、「月球」的東半面、背離地球的一面和它的西半面(creditNASA/GSFC/Arizona State University)。因此,一個有趣的問題是:假如「月亮」不被「地球」鎖定,也能自轉的話,那它看起來是如何呢?針對此好奇,美國航太總署(NASA)的科學團隊,將過去歷年來,由 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LRO) 繞月拍攝所得的照片,剪接濃縮成此一難得的 24 秒動畫短片,讓我們能分享其況,有興趣的讀者,不妨逕自上該網站觀賞: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sNUNB6CMnE8&feature=player_embedded#t=0


最後,假如 45 億年前沒那個大撞擊,那今天我們的地球就沒有月亮,而沒有月亮,對地球(特別是我們人類)又有什麼影響呢?首先,你可直覺想到的是:(一)夜晚可沒現在這麼亮了(雖然即使滿月時的亮度,也只有白天日照亮度的四十萬分之一);(二)潮汐就沒那麼壯觀了(大概只剩目前的 40%);(三)也沒有所謂的日、月蝕了;(四)對咱們中國人來說,那些有關月亮的傳說和神話故事,也就不存在了,更慘的是,上班族就沒「中秋節」例假日可放了;(五)我們地球自轉軸的傾斜(axial tilt)角度(見下圖;creditCenter for Mars Exploration, via http://cmex.ihmc.us/) 將會變動的更大。我們知道,目前我們地球自轉軸的傾角為 23.5 度(即與地球繞日公轉的黃道面角度),而在整個天體運動中,此傾角會隨時間略微改變,但其變化幅度都維持在,23 26 度之間〔註:以火星為例,其目前傾角約為 24 度,但其變化範圍卻在 15 35 度之間〕。我們地球自轉軸傾角變化幅度之所以這麼小,主要就是因為月球的存在,它對地球的引力作用,穩定了我們本該變動更大的傾角。


2013年12月8日 星期日

DDS032-「引力挹注」

    前兩文(DDS030 DDS031)就「航海家」衛星,在人類探測太空史上所代表的諸多創舉和成果,做了簡要的介紹,其中牽涉到一個有趣的相關科學議題是:這些「遠距」的外太空探測,科學家是如何做到的?因為要飛那麼遠,需要更多燃料,但過多燃料,又使得火箭發射時的荷載過重,不利於發射,為解決此一「跟蛋」的問題,科學家們利用一種稱為「引力挹注(gravity assist)」的方法,予以完成。該方法主要是,利用「衛星」飛越不同「行星」時,借由該行星的「引力」,將「衛星」的飛行速度予以加速或減速(視探測任務的不同而定),如此有如跳板,由內而外,經由不同行星,而逐步將「衛星」送往欲探測的星體,甚至遠到太陽系之外。此外,若藉助此種「引力挹注」來加速「衛星」的飛行速度,其好處是可以大幅縮減探測任務所需的時間,進而降低人力、物力的成本。

下圖(credit: Nathan Bergey of http://psas.pdx.edu/orbit_intro/)即是以地球引力為例,任一物體欲脫離或墜落地表,所需位能(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;圖中縱軸)的增減改變情形。就發射衛星而言,當然以火箭速度為首要,因為速度愈大,動能(1/2 mv2)愈大,位能也就愈高。由圖所示,也可看出離地表愈遠,所需「單位高度(橫軸)的位能(即動能)」愈大,之後隨高度的增加,由於引力逐漸減小,所需「單位高度的位能」也漸減,最後到了離地表約 150 公里後,火箭速度轉換而來的動能,就接近脫離地心引力所需的位能,因而使火箭所載衛星,得以脫離地球,持續向外太空飛行而去。在下墜時,則依反向進行,把兩者並列繪在圖上,有如一口井狀,天文學上稱之為「引力井(gravity well)」。


以歷年來的各項衛星探測任務為例,如「Voyager 2」衛星,即是利用這種「引力挹注」,方能分別飛越造訪了木星、土星、天王星和海王星(太陽系中的四大外行星),而「Voyager 1」則在飛越了土星,藉由其引力加速後,就和「Voyager 2」分道揚鑣,直奔太陽系之外而去,「Cassini」探測衛星則是利用了金星、地球和木星的引力到達土星,「New Horizons」探測衛星也是藉由木星的引力加持,預計於 2015 飛抵冥王星,「Messenger」衛星則是藉助水星、金星和地球的引力(這次不是加速,而是減速),飛抵水星,而就在今年 10 9 日,「Juno」衛星就是利用了地球的引力,繼續飛向木星。下圖(creditImage credit: NASA (original), this work from Wikimedia Commons user Hazmat2)所示,即是「航海家一號」和「航海家二號」,自當年發射升空後,在不同時間,藉助飛越過不同行星時的「引力挹注」,完成迄今遠離「太陽系」的路逕圖。



   下圖所示 (source and credit: David Shortt; http://www.planetary.org/blogs/guest-blogs/2013/20130926-gravity-assist.html),即是以「航海家二號」為例,其飛行速率(圖中的藍色線條),藉由「引力挹注」的方式,逐步加速的實際情形。要注意的是,圖中縱軸是以太陽為基準的速率(heliocentric speedkm/sec),而橫軸為距太陽的距離,以 AU(太陽至地球的距離)為單位。另外,圖中的紅色線,則是針對太陽「引力」的「脫逃速度(escape velocity)」,即在不同距離處,為了脫離「太陽系(solar system)」的引力牽制,所必要的最低速度。由圖可見,「航海家二號」在發射升空後,固然脫離了地球的引力,但在未抵達木星前,它並沒有足夠的速度脫離太陽的引力(即圖中的藍色線在紅色線之下),一直要等到它飛越過木星時,藉由其引力的挹注,才獲得了足夠的速度,使它能脫離太陽的引力(此時圖中的藍色線已在紅色線之上)。依圖中藍色線的梯階狀改變可看出,「航海家二號」飛越木星時,藉由其「引力挹注」,速率增加了約 10 km/sec,經過土星時,速率增加了約 5 km/sec,而在飛越天王星時,速率又略增了約 2 km/sec,但在行經海王星時,其速率卻減緩了約 2 km/sec。就是藉由在飛越各不同行星時的「引力」加持,迄今年九月,「航海家二號」和「航海家一號」分別能以 15 km/sec 17 km/sec 的速率(由於兩者飛行途徑的些微不同)脫離了我們的太陽系,直奔星際而去。



以上僅就如何藉由其他行星各自引力的挹注,把自地球發射的人造載具,持續不斷地加速送入外太空,進行遠距的探測任務,做了一個概念上的說明。雖然如此,用心的讀者,可能會問說:這其中的原理又是如何?因為「能量」應是守恆的(conserved),那使得衛星持續加速的「動能」又由何而來?當它飛向行星時,由於該行星的引力,速度加快,但是當它遠離該行星,不是以同樣的速度減速嗎?又如何能如前所言,每飛越一個行星,即能得以持續不斷地加速前進呢?你這個問題問的好,算是問到骨髓裡去了,我也就試著回答你這個「深奧」的好問題。

要回答你這個「大哉問」,首先我們必需要知道,在此種遠距太空探測中,存在著兩種不同的「參考架構(reference frame)」,估稱之為:「行星架構(planet frame)」和「太陽架構(sun frame)」,前者視「行星」為靜止(still)的,而後者則將「太陽」視為靜止的,此意味著「行星」在此「太陽架構」中,是移動的(即行星繞太陽公轉的速度)。先說前者,當衛星(以「航海家」為例)飛經木星時,由於木星的質量約為「航海家」衛星質量的 1024 倍,兩者的質量中心,幾乎就是木星的質量中心,因此,對此外來訪客(即「航海家」衛星),木星可以說是「無感」的(即幾乎沒有任何物理上的反應),因此,當「航海家」衛星飛近木星時,所有因「引力」加速而產生的動能和位能改變(見前「引力井」),均存留在「航海家」衛星身上,當它遠離木星時,如你所料,所有增加的動能又漸失去,使得「航海家」衛星,在飛越木星之前和之後的速度,幾乎保持一樣。

這個時候,整個問題的「關鍵」來了,那就是「能量」固然相同,但是方向可以不同,也就是說,衛星接近和遠離行星的飛行角度可以不同,利用兩者這種角度的差異,即可將衛星予以加速或減速。要進一步了解這點,這時你就必需從「行星架構」轉換到「太陽架構」上來看,因為後者和前者之差異僅在於,「太陽架構」中的行星和衛星都增加了一個「行星繞日公轉」的速度,在物理動力學上,此速度以「向量(vector)」來表示,也因為是「向量」,方向就顯得格外重要,科學家們即是利用,衛星飛向和遠離行星時方向的不同,得以讓衛星加速或減速。

下圖(Image credit: NASA / JPL-Caltech / Cassini Mission)所示,即是上述原理的示意圖,褐、黑、藍色箭頭,分別代表行星繞日公轉、衛星進入或脫離行星引力範疇、最終遠離行星時的向量速度,由圖可知,只要調整衛星接近(或脫離)任一行星的方向(即黑色箭頭的方向),你就可以得到任一你要的速度(即得以加速或減速)。以上述「Juno」衛星為例,即是於今年 10 9 日,藉由地球引力的挹注,以預先設定的彈射(slingshot)角度,使其在脫離地球引力時,能加速至每小時 26,280 公里,俾於 2016 7 4 日,精準地進入木星的兩極軌道(polar orbit)進行探測。




質言之,只要有衛星、行星、太陽這三位一體的引力作用系統的存在,依牛頓力學的引力原理,我們人類所發射的「衛星」,只要一度能脫離地球的引力後,即不再需要任何額外的燃料,只要藉由「引力挹注」的神妙作用,就可以把任何「人造物體」,送往太空中任何遙遠之處!

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

DDS031-「航海家一號,你到底在哪?(II)」

前文,為了要判定「航海家一號」衛星,是否已真正飛離了我們太陽系,科學家認為,必需要能有符合以下的三種證據:(一)「太陽風」的影響不見了、(二)開始遭到「宇宙射線」的襲擊、(三)磁場方向開始改變(因不再受到太陽磁場的影響,而是依循著其他星際間磁場的方向)。

今年七月中旬,天文學者在「科學(Science)」期刊上,連續發表了三篇,有關該衛星傳回數據之研究報告,結果證實該等數據確呈現了前兩項情況,唯獨第三項的磁場方向,似乎還尚未完全脫離太陽磁場的影響,也就是說,「航海家一號」尚在太陽系的邊緣上,並未完全飛離我們的太陽系,甚至推估,要到 2017 年,「航海家一號」才會飛抵「太陽鞘」的位置。但是,緊接著九月間,又有其他科學家,在天文物理學期刊(Astrophysical Journal)上著文,認為以上作者,對磁場的數據研判可能有誤,因而認為,早在前年(2012 7 27 日,「航海家一號」就已離開了太陽系,並以每秒約 17 公里的速度,往星際間直奔而去。

總之,不論「航海家一號」衛星,是否還在「太陽鞘」的範圍內,抑或已經離開了太陽系,進入了銀河的星際裡,它都是人類探測太空史上的一項偉大成就和新的里程碑。對於以上不同科學家的論辯,主管「航海家一號和二號」衛星探測計畫的「美國航太總署」,立場反而顯得非常保守,僅宣稱:「航海家一號」已到了一個,我們人類從未到過的地方,我們期望有更多的數據,陸續從它傳送回來(你看,四平八穩,這種調調,才是當官的料!志在官場的年青讀者朋友,可好好學著!)

不管如何,科學家們咸信,「航海家一號」應有足夠的電力,可以繼續維持和地球的通訊,直到 2020 (甚或 2025)年,因此,可能再過幾個月或幾年後,我們就可以明確知道,「航海家一號」到底在哪了?之後,它當然就和地球「失聯」了,但相信應該還是在我們的銀河(the Milk Way)裡繼續往前飛行,預估 4 萬年後,它將在離我們太陽大約 2 光年的距離處。

然而,就在陸續捜集了更多由「航海家一號」傳回的資訊數據,美國太空總署(NASA),終於在 9 12 日,正式宣告:「航海家一號」,已遠離我們的太陽系,進入深邃的「星際(interstellar space)」了!也從此,「航海家一號」將正式代表我們地球的人類,無悔地向浩瀚無涯的宇宙前行,有如古代勇士們出征時,那種「壯士一去不復返」的雄偉和壯烈。我們在此也深深祝福:航海家一號,一路平安(bon voyage, Voyager 1)!

下圖(source and credit: http://news.nationalpost.com/2012/06/22/graphic-voyager-1-space-probe-exits-the-solar-system/ )是我最喜歡的一張,有關「航海家一號」,其「海報」式的圖片說明。上半部主要是針對它的整個外貎圖相、所擕帶的鍍金唱片(參見前文DDS030)以及其上配置的各種探測儀器(具不同功能)的簡要說明,有興趣的讀者,可自行放大來閱讀。圖的下半部則是完整標示出,其目前所在之處以及其與太陽系的相對位置,也清楚標記出天文學上,用來界定我們太陽系向外至鄰近宇宙,所在不同空間的專用名詞術語(如:HeliosphereHeliosheathHeliopauseTermination Shock Interstellar Winds 等),有了這些標記,相信讀者在閱讀時,就更易了解科學家們近一年來,對「航海家一號」所在確切位置,之所以有各種爭辯的由來。


前文提到,在「航海家一號」漫長的飛行途中,所拍攝傳回的照片,一直是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,謹以下面三幅照片,與讀者分享。上面那張新月形的「木星」照片,攝於 1977 3 7 日(creditNASA/JPL/color composite by Emily Lakdawalla ),中間那幅照片,則是攝於 1980 12 15 日,當它離開「土星(Saturn)」時的最後一瞥(creditNASA/JPL/ color composite by Gordan Ugarkovic),下面那張新月形的「天王星(Uranus)」照片,則攝於 1986 2 1 日(creditNASA/JPL/ Emily Lakdawalla)。




最後,以下圖片(creditNASA/JPL)是 1990 年 2 14 日時,「航海家一號」,在離地球 60 億公里時,回過頭來拍攝我們太陽系的照片,讀者千萬別小看此照片,它可是大名鼎鼎、如假包換,被暱稱為「淡藍點(the Pale Blue Dot)」的最聞名太空照片之一。照片右邊的泛紅細帶,就是我們的太陽系,而在該紅細帶中的小藍點(在黃色圈內),即是我們的地球。針對這個小藍點,已故著名天文學家 Carl Sagan1934 - 1996)在他膾炙人口的暢銷書中(Pale Blue Dot: A Vision of the Human Future in Space1995),就說過此句名言:「就是這裡,那就是我們的家,那就是我們(That's here. That's home. That's us.)」。這張照片,也提醒著我們:我們人類(何況每一個人)其實是多麼的渺小!(全文完)




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

DDS030-「航海家一號,你到底在哪?(I)」

近來在人類探測太空史上,有個有趣但又頗富爭議的話題是:「航海家一號(Voyager 1;見下圖,creditNASA)」衛星,現在到底在哪裡?讀者不要輕忽這個問題,它可是太空學者們,魂牽夢縈,記掛最深的一顆「人造」衛星,因為將來有一天,當我們太陽,成為一個「紅巨星(red giant star)」時,這「航海家一號」衛星,很可能就是「宇宙」中,唯一能代表「來自地球」的殘存證物,證明我們「地球」在宇宙的演化過程中,的的確確存在過。聽起來很驚悚吧?但你放心,總有這麼一天,只是那是很久很久以後的事了!〔註:依天文學家的看法,「宇宙」間的所有星系或星體,在「宇宙」的演化過程中,都是「生生滅滅」的,就我們的太陽而言,再過個幾十億年,將會逐漸老化死亡(dying),成為一個「紅巨星」,然後把目前太陽系中的內行星(包括地球),整個吞噬殆盡。〕


話說這「航海家一號」衛星和它的雙胞胎兄弟(或姊妹,為了尊重女性讀者)「航海家二號(Voyager 2)」衛星,目前是人類探測太空的諸多衛星中,離我們地球最遙遠的一對衛星;「航海家一號」目前離「地球」約 180 億公里,而「航海家二號」離「地球」約 150 億公里。你要是對這個數字代表的距離無感的話,那你知道我們「地球」,離「太陽」總算夠遠了吧!但這也不過只有 1 5 千萬公里而已。或者,換個角度來說,你知道光以每秒約 30 萬公里的速度行進,因此,太陽光從「太陽」傳到「地球」約需 500 秒,即約 8 分鐘,但「航海家一號」的訊號(以電磁波傳遞,其速度等同光速),傳到「地球」需要 16 個多小時,也就是說,你早上起床後,8 點撥通電話給「航海家一號」,它要到深夜 12 點才聽到你的鈴聲,中國俗話形容一個人做事、反應慢,稱之為「慢半拍」,我不知道,像這樣該算慢幾「拍」?

閒話表過,回歸主題。此雙胞胎衛星,是由美國航太總署(NASA),分別於 1977 8 20 日(「航海家二號」)和 9 5 日(「航海家一號」)發射升空的,其目的主要是,針對太陽系的四個外行星(即木星、土星、天王星和海王星),進行探測,「航海家一號」原本是該先發射的,但因發射時,點燃系統發生故障,因而延至「航海家二號」發射升空後,才發射的,說起來,兩者距其發射升空迄今,已歷經了 36 個年頭,也是人類發射所有的探測衛星中,至今存活最久的。兩者在規劃當時,即設定依不同的軌道和速度,進行此遠距的探測,「航海家二號」以四大外「行星」為標的,而「航海家一號」則是以「木星」和「土星」為主(主要是因原來的預算經費被刪減)。

儘管「航海家一號」後發射,但它反而率先飛越「木星」和「土星」,當時它傳回來的許多珍貴照片,一直被各類相關教科書所採用,甚至也是各報章、雜誌、媒體,爭相報導的頭條訊息〔註:它拍攝的首張「木星」照片,於 1978 4 月傳回地球,那時它距「地球」約 1 6 5 百萬公里,比「地球」至「太陽」的距離還遠;見我下一篇 DDS031 文中,更多的珍貴照片〕。另外,由於此種預期的遠距飛行,它們自備的電力,很難能維持這麼久,因此它們也荷載了,以放射核種「鈽(plutonium)」為燃料的電池,即使如此,在飛行途中,它們還是得借助,每 176 年才碰上一次的,各外行星的一種特殊連線位置(alignment),以跳板方式,利用前一個行星的「引力」,彈跳至下一個「行星」,最終才能飛越至,離太陽最遠的兩個外「行星」處,也才能抵達目前的位置。有關此種借助其他行星「引力」,以利人類遠距太空探測的原理(稱之為「引力挹注(gravity assist)」),請見我後文 DDS032-「引力挹注」之詳盡說明。

其次,由於當時的探測任務,也考慮到在其離開我們這個太陽系後,可能會遭遇到,存在其他外星球上的有智商生物,因此,在此兩衛星上,也各自擕帶著,一直徑為 12 英吋(30.5 公分)、鍍金的銅質唱片(見下圖;creditNASA),上面錄製著各種自然(如風、雨、火山噴發)和動物的聲音,外加 117 張地表景觀圖片以及以 54 種不同語言的問候語(包括時任美國總統的「卡特」和聯合國秘書長 Kurt Waldheim 先生的信息)。另外,在其表面也蝕刻著(全部以「二進制碼(binary code)」記註),我們地球和太陽系在鄰近星河的位置,以便「外星生物」(假如真有的話),能知道我們在哪?說不定哪天,也能來造訪我們。


至此,聰明的讀者,可能會質疑說:你在文前一開始,就已明明說「航海家一號」目前的位置,在距太陽 180 億公里處,那又何來「你在哪裡?」這個「笨」問題?還裝腔做勢,自問自答,把我們當白癡啊!讀者老爺,你質疑的好,首先給你行個禮,說聲「對不起」,我也常自覺自己確是比較「笨」,但也就是因為「笨」,我才必須加倍努力,把我不懂的搞懂,算是「勤能補拙」吧!或者,臭屁一點,那就是有如「愛因斯坦」說過的名言:「不是因為我聰明,而是因為我對問題待的比較久(it's not that I'm so smart. It's just that I stay with problems longer.)」其實,不是這個 180 億公里的數字嚇人,而是這個距離正好落在我們太陽系的邊緣上,因此,這個問題更精準的問法是,「它到底是在太陽系之內呢?還是已經跑到大陽系外邊了?」不管如何,這可是人類有史以來,第一次能把「地球製造」的飛行器,送到這麼遠,而且可能還突破了太陽系的疆界,進入了我們銀河(Milk Way)中的星際空間(interstellar space),你說這該不該,像當年人類首度登陸月球時那樣,也值得大書特書呢?

事實上,說「航海家」衛星,是人類探測太空史上迄今最偉大的「創舉」,誠非虛言,在有些太空科學家們的心目中,它目前已有的成就,早已超越了「人類首度登陸月球」的壯舉,這主要是因為,它是人類探測太空,有史以來離我們地球最遠(超過 180 億公里)的人造載具,而且是「離開了我們的太陽系」〔註:任何其他的「人造衛星」,都是在太陽系之內進行探測,即使是 1983 年發射的「先鋒 10 號(Pioneer)」衛星,也不過只是跨越了太陽系最外行星(即「海王星(Neptune))而已〕。再以人類探測太空史所歷經的時間來計算,它自 1977 年發射迄今,已近 36 個年頭,足足佔了整個太空史的 64 % ,若依估計,它的電池壽命,可維持到 2025 年,屆時它可是佔了人類探測太空史的 71 %

依天文學的了解,我們整個太陽系,都是籠罩在太陽的磁場及其散射出來的各種粒子(即「太陽風(solar wind)」)的影響下,這整個空間範圍,稱之為「太陽圈(heliosphere)」,而這「太陽圈」的外圍,包裹著的即是「太陽鞘(heliosheath)」。這「太陽鞘」咸被認為,就是區隔太陽系和其他銀河星系的疆界,換句話說,它就是我們太陽系,往外的最後一道防線(例如,因為有了它,我們太陽系才不致飽受「宇宙射線(cosmic ray)」的襲害),過了這個分界,就進入真正的「星際空間(interstellar space)」了。

下圖(creditScienceNews: October 19, 2013)則是以「太陽至地球的距離(1 5 千萬公里)」為單位(astronomic unitAU),來說明「航海家一號(Voyager 1)」和以上這些專有名詞,離太陽的位置:目前「航海家一號」離我們的太陽距離約為 126 AU;離「heliopause(為太陽圈(heliosphere)和星際(interstellar space)間的界線」約 122 AU ;離「terminal shock(為太陽風(solar wind)急遽減弱的處)」為 90 AU;「太陽風」指的是由太陽熾射出來的次原子粒子(subatomic particles),速度高達每小時 1 50 萬公里,一般以太陽風所及之處為太陽系的最外邊界;「Kuiper Belt」約在離太陽 30 100 AU,為當初太陽系形成時,未能形成行星的殘留物體;由於我們整個太陽系(含太陽圈),以每小時 83,000 公里的速度,繞行我們的銀河系,形成一有如「尾巴」之拖曳狀外貌,稱之為「尾巴(Tail)」。(待續)




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

DDS029-「宇宙的三維立體圖」

在前面㡬篇「部落格」短文中,我先後分別針對「宇宙」的「大小和形狀」(DDS023-「宇宙有多大?」),「膨脹說」(DDS027-「宇宙膨脹說」)以及「多重宇宙」(DDS028-「我們只有一個宇宙嗎?」),給讀者做了一些簡介和說明,接下來,好學的讀者,你或許會問,以上說了半天,那「宇宙」到底看起來像什麼樣子?是不是也有可能,如同我們平時看「地圖」時那樣,也能有個稍微具體的「宇宙輿圖(cosmography)」可以瞧瞧?

問的好,下圖即是今年,由法國里昂大學和美國夏威夷大學研究團隊,發佈的最新「宇宙輿圖」(credit: Helene Courtoi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Lyon and researcher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,以下均同),要注意的是,該輿圖代表的只是整個「宇宙」中極小的一部分(僅佔全宇宙的 0.32%),因為它是以地球為觀測點,向外延伸 3 億光年距離,所能測繪出來,各大、小星體和銀河系的圖像。圖中顏色的深淺,代表的是它們與地球間的不同距離〔註:此處的距離以速度表示,因為「宇宙」是一直在持續加速膨脹的,離地球愈遠的星系,速度愈快。〕;藍色代表距地球近,紅色代表距地球遠。


既使這樣,由於該圖還只是一幅平面圖,很難在視覺上,讓人感受到「宇宙」的立體形貌,為此,該團隊就更進一步,透過其自行研發的電腦模擬軟件,將其轉換繪製成「宇宙的三維立體圖」〔見下圖(上)〕。令人驚嘆的是,該團隊甚至繪製出一張「宇宙流場」圖〔見下圖(下)〕,該圖有如我們習見的海洋流場圖(ocean current map),它顕示各大、小銀河系(以圖中的大、小白色圓點為代表),在「宇宙」中流動的情形(the current of galaxies in the universe)。圖中左上角紅黃色區塊,代表的是衆多銀河齊聚集中之處(稱之為 the Great Attractor region),由於其超巨大的質量和引力,使得其他鄰近各個大、小銀河系,如同漂浮在海面上的腐木枯枝,隨著水流方向,向其流去,而深藍色區域,則代表該處水流強度較低,甚或是靜止的。



雖然如此,以上所描繪的圖像,仍只是「現在」這個時間點的圖像,就「時間」的角度而言,「宇宙」自「大爆炸」形成之後,在過去的不同時間點,又像什麼樣子呢?或者說,「宇宙」在四維時空(三維空間和一維時間)裡,看起來又是如何呢?針對這個問題,最近日本和英國的研究團隊,發佈了一幅最新的「宇宙」在不同時間的三維立體圖(下圖;Credit: NAOJ, SDSS, CFHT),該圖的左下方插圖,標示著該圖的觀測範圍,共涵括了總數超過 1,000 個的銀河,而這些銀河系的年齡,均介於 80-100 億年之間。


細心的讀者或許馬上就發現,該立體圖橫軸的距離(即離地球觀測者的距離),為 120 145 億光年,這到底是什麼回事?怎麼有可能呢?因為,這些星系的年齡只有 80-100 億年,若以光速行進的話,最多也只能有 80-100 億光年的距離而已,怎麼會有 120-145 億光年的距離呢?你問的好,但是不要忘了,「宇宙」是在膨脹的,而且膨脹的速度是愈來愈快(請參閱前文DDS027-「宇宙膨脹論」的說明),也就是說,離我們愈遠的星系,離我們而去的速度愈快,為了把這個因素納入,該圖的橫軸即以「共同移動距離(co-moving distance)」來表示,而非一般慣用的「光年(light year)」距離。

此外,你也發現,圖上方有一系列的橫截面,上面標示著不同數值的 "z"。這個 "z" 值,來自「宇宙紅移(cosmological redshift)」現象,其之所以造成,即是因為「宇宙」自「大爆炸」後,持續在膨脹,使得光在行進時的「波長(wavelength)」被拉長了,因而向光譜紅色一端移動。天文學家們,即利用光熾射出來時的「波長」,和我們觀測到的「波長」,兩者間的差異,取其比例得到 "z" 值,此 "z" 值的大小,就代表我們觀測到的光線,已歷經了多少「紅移」,數值愈高,表示「紅移」愈多,也就是離我們地球的距離愈遠。例如,圖中 "z = 1.52",代表的是「它目前離地球的距離,是當時它熾射出光來時距離的 1.52 倍」(餘類推)。


最後,在該圖的右下方,有一「星體形成速率(star formation rate)」的小插圖,圖中不同的顏色,代表著不同的「形成速率」,其單位則以每年生成多少個等同太陽的質量來標記(solar mass/yr)〔註:1 solar mass = 1.9891 × 1030 kg;即太陽的質量〕。這是因為,我們「宇宙」從「大爆炸(Big Bang)」開始,在形成過程中,就一直不斷地,有新的星體形成,這小插圖的色彩,就直接告訴你當時的「宇宙」,有多少星體(以一個太陽質量為單位)形成。這種新的星體的形成,即使在今天,也還是在持續進行著。事實上,「宇宙」中的各種星體,永遠是生生滅滅的,例如,就以我們所在的銀河系而言,自其形成迄今,至少有過約 2 億個星體爆炸、重生,這包括發生在西元 1604 年被「刻卜勒(Johannes Kepler1571 - 1630;德國人;17 世紀最偉大的天文學家之一)」所親眼目睹、觀測到的「超級新星(supernova)」。

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

DDS028-「我們只有一個宇宙嗎?」

〔註:早在今年4 8 日,我在「部落格」一文中(DDS003-2013 年的 Pi Day」),即慎重的推介了「奚氏玻子(Higgs Boson)」的發現和證實,以及其在物理學上的重大意義。果不其然,事隔半年,今年 10 8 日,諾貝爾獎委員會宣佈,François Englert and Peter W. Higgs 兩位學者,因為對「奚氏玻子」的研究和貢獻,共同列名今年「諾貝爾物理學獎」的得主,有興趣的讀者,可回頭參閱該文(DDS003)。想說的是,當初我闢此「部落格」的主要目的,即是希望能為讀者及時介紹,最新和最重要的科學知識和訊息,以此次「諾貝爾物理學獎」為例,希望讀者們,能感受到我的「用心」,也希望能得到你們的支持和認同。〕

在前兩篇部落格文中(DDS023-「宇宙有多大?」和DDS027-「宇宙膨脹說」),我就人類自古以來,充滿好奇的有關「宇宙」大小、形狀以及其是否膨脹的問題,向讀者你做了一些說明。接下來,讓我們再提出一個更「勁爆」的問題,那就是:「我們只有一個宇宙嗎?」因為,依常理、機率或邏輯來說,假如我們存在的「宇宙」,是來自當初(約 138 億年前),在自然界中的一個偶然的「大爆炸(Big Bang)」,那就沒有道理認為,我們的「宇宙」就是那麼幸運,是全自然界中的「唯一」,難道同樣的情況(指的是如「大爆炸」事件),不會在不同的「時」、「空」裡發生嗎?

同樣的念頭,同樣的好奇,也激發了天文學者,想試著去進一步探索,這樣的一個問題〔註:「好奇(curiosity)」是一切科學之源。對從事科研工作的朋友,有句英文名言:「curiosity survives」,譯成中文為:「只有好奇,才能讓你在這個行業存活」,絶非虛言。〕迄今為止,科學家們普遍認為,自然界中的確應有「多重宇宙(multiverse)」,而不是「單一宇宙(universe)」(注意 universe multiverse 這兩個「英文字」的不同),有人甚至逕呼:再見,「單一宇宙」,歡迎,「多重宇宙」!(Goodbye Universe, Hello Multiverse!)。當然,科學的確需要某種程度的「衝動」,但也不能「情緒」,一切還是要回到「證據」上來,「胡適」先生曾說過:「有幾分證據,說幾分話,有七分證據,不能說八分話。」誠哉斯言!

因此,自然界中,除了我們自個兒這個「宇宙」外,還有其他「宇宙」的說法,依據在哪?這就是本文,要和你探討的重點。但這次我的寫法不同,先告訴你,這所謂的「多重宇宙(multiverse)」,到底可能是個什麼樣子,然後再告訴你,目前的證據(直接或間接)在哪裡?主要是因為各種「多重宇宙」的相關示意「圖片」,實在太生動漂亮了,要是慢一分鐘與你分享,都會讓我覺得,對不起你!何况,先有這種視覺上的感受,接下來我在下面的解釋,也就更容易讓你理解。

承前所言,科學家們普遍認同,我們所在的「宇宙(universe)」,應是自然界中無數個「宇宙」之一。迄今為止,依不同學者的研究結果,至少這「多重宇宙(multiverse)」,可能以以下五種不同的形式,呈現在自然界中:

(一)「無限宇宙(Infinite Universes)」(見下圖,credit: Shutterstock/R.T. Wohlstadter)。雖然我們迄今還是無法百分之百的確認,「宇宙時空(space-time)」的形狀,但咸信它應是「平」的,且向外無限的延伸(stretches out infinitely)(見前部落格文 DDS023-「宇宙有多大?」),因此,這個「無限宇宙」,看起來就像是由無數個大小相似的方格布,縫成的大被套一樣。


(二)「泡泡宇宙(Bubble Universes)」(見下圖,credit: Shutterstock/Victor Habbick)。這種看法,主要是源自「宇宙遽脹說(cosmic inflation)」,該學說認為,「宇宙」在「大爆炸」的瞬間之後,以比光速還快的速度急遽膨脹(只持續了約 10 36 秒),然後就以我們目前熟知的膨脹(expansion)速率和方式,持續至今。在這樣的過程中,有些部分的「空間(space)」在某一時間點,就停止膨脹,甚至終止,以致形成了各種今日所見的銀河、星系,而另外有些部分的「空間」則繼續膨脹,最終形成許多大小不一的「宇宙」,這種情形,就如同我們小時候,吹肥皀泡沬那樣,空中佈滿著,各式大小不一的肥皀泡泡。


(三)「平行宇宙(Parallel Universes)」(見下圖,credit: Shutterstock/Sandy MacKenzie)。這個看法,主要是依據「弦論(string theory)」而來,因為該理論認為自然界中,不止只有我慣常所認知的「三維空間」和「時間」而已,其實還有更多維的空間存在〔註:依目前「弦論(String Theory)」的論證,我們的「宇宙」空間,可達「十維」〕,而我們的「三維空間宇宙」,只是漂浮(float)在此更多維的空間裡而已。


其次,(四)「鸞生女宇宙(Daughter Universes)」,這個說法,主要是從「量子力學(quantum mechanics)」的角度出發,因為「量子力學」描繪「次原子粒子(subatomic particles)」的各種性質時,是以「機率(probabilities)」為主,因此,既然我們知道有我們這個「宇宙」的存在,那就「機率」而言,當然可能有另外多個不同「宇宙」的存在。

最後,(五)「數學宇宙(Mathematical Universes)」,事實上,科學家們一直在爭辯的一個有趣話題是:「數學」只是一個,單純用來描述,我們物理世界(在此可視為「宇宙」)的工具呢?還是它本身就是一種「真實的存在(fundamental reality)」。假如是後者的話,那麼我們今天用來理解,我們存在「宇宙」的所有「數學結構(mathematical structure)」,應該只是諸多選項之一而已,因此你當然可以期待,在不同的「數學結構」下,可以有不同於我們的其他「宇宙」的存在。

事實上,有關「多重宇宙(multiverse)」這類議題的探討,在科學界至少已延燒了三十年以上,但卻始終苦無證據,用來支持這種看法。然而,今年六、七月間,當科學家們再次重新檢視,由「卜朗克」衛星(Planck satellite )拍攝所得的「宇宙微波背景(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)」圖時,赫然發現,該圖的「輻射」強度(即溫度),呈現一「南北分佈不均」的情形,南邊明顯較北邊強,而且還有些區塊,其溫度低於平均值〔見下圖,該圖以「溫度通量(temperature flux)」表之,橘紅色代表溫度髙於平均值,藍色則表低於平均值,圖中的粗曲線是用來區隔上北、下南兩部分,在南半部的深藍區塊,由於其溫度最低,稱之為「冷點(cold spot)」;credit: ESA and the Planck Collaboration〕。〔註一:「宇宙微波背景(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)」圖,是「宇宙」在「大爆炸」後約  37 萬年時,所熾射出來的光芒,在歷經了約 138 億年後,才到達地球而被我們觀測到的;註二:有關此「宇宙微波背景(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)」圖的詳盡說明,請參閱我之前的部落格文 DDS008-「宇宙微波背景」輻射圖。〕


依據「大爆炸」理論,這些被偵測到的「背景輻射(background radiation)」值,理應均勻分佈在「宇宙」間,但該圖呈現的並非如此,其中可能的原因之一,就是當我們這個「宇宙」,在「大爆炸」窄始形成的過程中,曾受到當時另外一個「宇宙」的引力拉扯所致,據此,科學家們一致認為,這種溫度明顯分佈不一的「異常」現象,適足為「多重宇宙(multiverse)」的理論,提供了迄今為止,最為具體、最為直接,而且最具有說服力的證據。另一個目前科學家們,還在繼續探究,但尚無定論的證據是,最近才被證實存在於我們「宇宙」中的「暗流(dark flow)」,該「暗流」(由數億個星球匯集而成)在 「半人馬(Centaurus)」和「船帆(Vela)」 兩星座間,以每秒約 800 公里的速度,朝著天體的某一固定方向流去,這個現象意味著,我們「宇宙」的近鄰,似乎存在著另外一個,看不見的其他「宇宙」,正在牽引/吸引著它們而去。

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

DDS027-「宇宙膨脹說」

前文(DDS023-「宇宙有多大?」)針對「宇宙」的大小以及其形貌,做了扼要的說明。接下來,對「宇宙」這個科學議題,有興趣的讀者,可能會追著問,「宇宙」從「大爆炸(Big Bang)」的瞬間之後,就是這麼大嗎?還是它是隨著時間,由小逐漸變大的?假如是這樣的話,它還在持續變大下去嗎?而且最終會變成什麼樣子?就這樣無窮盡的,繼續變大下去嗎?坦白說,要回答你這一連串的問題,真的是會累死我的,但是既然你肯問,我也只好打起精神,「勉為其難」的試著回答你〔註:主要是因為,這些科學知識,並非我的專業,算是我自己惹來的,怪不了誰,是「命苦」也好,是「業障」也好,反正每個人總要學會「承擔」,當然其中容或有解釋不周,甚或謬誤的地方,也請方家不吝惠予指正。〕

其實,你這一連串問題,也正是「宇宙膨脹(cosmological expansion)」學說的主要內容和範疇,我常說:「做科研不難,難的是,你要問對問題,只要問對了問題,好的成果自然就出來了。」單就這一點來說,你算是初步「達陣」了,也給你自己按個「讚」吧!

早在 1920 年代後期,哈伯(Edwin  Hubble)教授首度發現,在地表上觀測,來自我們鄰近各銀河系的光線,其所造成的不同「紅移(redshift)」現象和該等銀河離我們地球的距離,存在著一個良好的比例關係(此關係現今通稱為「哈伯定律(Hubble Law)」)。自此之後,幾經修正演變,就形成了,現今天文學界普遍接受的「宇宙膨脹說」的基礎。邇至近來,科學家進而發現,「宇宙」不但自「大爆炸(Big Bang;見我部落格前文DDS006 DDS007)」以來持續膨脹,而且其膨脹速率愈來愈快,也就是說,我們現今的「宇宙」,正在持續不斷的加速膨脹中。下圖(from: http://majikphil.blogspot.tw/2012/03/how-big-is-universe.html)所示即是「宇宙膨脹說」的示意圖。


其次,要注意的是,以上所說的「宇宙膨脹」,指的是目前、當下的情況,在未來,隨著時間的繼續增進,「宇宙」還是會像現在這樣,持續加速膨脹下去嗎?還是到了未來某個時間點,它將以等速膨脹下去呢?甚至,是否有可能反而以減速的方式,開始收縮了呢?針對這三種可能的情形,天文學家們也提出了三個不同的可能模式(possible models of the expanding universe;參見下圖,credit: NASA and ESA)。注意該圖中的縱軸為時間,黃色箭頭所指的位置,即是目前「宇宙」的大小狀態,最右邊的圖,代表的是「繼續加速的宇宙(accelerating universe)」,中間的圖,代表的是「以等速率繼續加速的宇宙(coasting universe)」,最左邊的兩個圖,則代表「宇宙」將以減速的方式進行下去(即「減速的宇宙(decelerating universe」),後者又可分為兩種可能情形,一是持續減速,整個「宇宙」最終又回到如「大爆炸(Big Bang)」初始時一樣,另一則是,「宇宙」減速到了未來某個時間點後,又以等速繼續無限延持下去。這些不同的「模式」,有個最根本的不同點,那就是「宇宙」由初始演化到現今,所歷經的時間不同:「加速的宇宙(accelerating universe)」歷時最久,「等速的宇宙(coasting universe)」居次,而「減速的宇宙(decelerating universe)」為時最短,也就是說,依各不同模式,推算的「宇宙」年齡各有不同〔註:目前科學家咸認同的「宇宙」年齡為 138.2 億年;見我部落格前文DDS006-「大爆炸理論 (I)」〕。


此外,更要注意的是,「宇宙膨脹說」的精義指的是,「宇宙」中含有的各種大小不一銀河系的空間(space),基本上是靜止不動的(stationary),但彼此間卻隨著「宇宙」的持續膨脹,而相互遠離而去。在這裡,容我特別提醒讀者,千萬不要被誤導,以為「宇宙膨脹說」指的是各個星體,因為「宇宙」膨脹,而相互日漸遠離,要真是這樣的話,那我們地球和太陽或月亮的距離,不是會相距愈來愈遠嗎?你知道,事實上,並不是這樣的,我們銀河系(包括我們的太陽系)的空間,是靜止不動的,只是它和其他鄰近銀河的距離,相距愈來愈遠而己!換句話說,你要能清楚的區別,「空間(space)」和「宇宙(universe)」,這兩個字意上的不同,更清楚說,那就是「空間」是不會膨脹的,膨脹的只是「宇宙」而已。下圖(credit: Eugenio Bianchi, Carlo Rovelli & Rocky Kolb)以氣球為例,希望能有助於你,對這個概念的釐清和了解,該圖中的氣球代表「宇宙」,而氣球表面的白斑點,代表的是不同的銀河系,當氣球變得愈大時(表「宇宙」不斷膨脹),氣球表面的各個白斑點,基本上,並沒改變(即變大),但其與其他各白斑點的距離,卻變得愈來相距愈遠了。


以上即然談到了「宇宙膨脹說」,接下來的問題,當然不外是,「宇宙」的「膨脹速率(rate of expansion)」到底有多快?要回答這個問題,就不得不再進一步了解,所謂的「哈伯定律(Hubble Law)」,因為「膨脹速率」通常均以「哈伯常數(Hubble Constaant)」來表示。依據「哈伯」定律的公式:v = Ho x d,其中 v 是任一銀河系離我們地球而去的速度(以 km/sec 表之),d 是兩者間的距離(在天文學上以 Megaparsec (Mpc) 表之,每一個 Mpc 等於 326 萬光年,也就是等於 3.09 x 1019 公里),而比例常數 Ho 即為「哈伯常數」,其單位為(km/sec)/Mpckilometers per second per Megaparsec)。這個簡單的公式,清楚的告訴我們,離我們愈遠的銀河系(galaxy),其遠離我們而去的速度愈快請參見下圖中,各銀河系(共有 1,355 個)離地球的「距離」與其個別「速度」的線性關係該圖來自實際的觀測結果,因而也證實了「哈伯定律」的正確性;from: “Introduction to Modern Cosmology” by A. Liddle


在過去數十年間,不同的天文學者,依據不同觀測工具所得的數據結果,推估此「哈伯常數」的值,介於 50 (km/sec)/Mpc 100 (km/sec)/Mpc 之間,目前大家公認最佳的實測值為 73.8 (km/sec)/Mpc (含約 3% 的誤差),但今年 3 21 日,「卜朗刻(Planck)」衛星,測得的最新數據為 67.80 ± 0.77 (km/sec)/Mpc。這些不斷更新的數值,彰顯了測量「宇宙」膨脹速度之困難,主要是因為它一直在持續加速膨脹中,你根本無法找到一個絶對靜止的參考座標去觀測,不管如何,依目前所得的「哈伯常數」而言,「宇宙」中各不同銀河系,依其距地球遠近的距離,大約以 70 (km/sec)/Mpc 的速度遠離我們而去。


最後,必需一提的是,即使如此,但是迄今還是有些學者,並不完全苟同此種看法。例如,Christof Wetterich(德國海德堡大學的理論天文物理學家),今年 7 16 日,就在Nature Newsdoi:10.1038/nature.2013.13379)上,提出他的不同論點:我們慣常之所以認為「宇宙」在膨脹,主要是因為,當我們觀測來自不同銀河星系,其所熾射出來的光時,這些光的「頻率(frequency)」,會偏向光譜上低頻(即紅色)的方向偏移(即所謂的「紅移(redshift)」現象)。但是,因為熾射出這些光的原子(atoms),其組成粒子(particles)的「質量」,也能影響到其光的「頻率」(「質量」愈重,「頻率」愈高),因此,當我們觀測來自遠方星系的光時,若其組成粒子(特別是電子)的「質量」,在「宇宙」窄始時較輕,但隨著「宇宙」年齡的增加,逐漸變得較重,這也能讓我們觀測者,偵測到同樣的「紅移(redshift)」現象,進而誤以為是遠方的星系,正在遠離我們而去。當然,這是另一種新的看法,還有待日後更多的科學印證〔註:有人認為Wetterich教授的這種看法,若未來能証實是正確的,那將是天文學上,自哥白尼(Nicolaus Copernicus;西元1473-1543年)、伽俐略(Galileo Galilei;西元 1564-1642年)、刻卜勒(Johannes Kepler;西元 1571-1630年)、牛頓(Issac Newton;西元 1642-11727年)、愛因斯坦(Albert Einstein;西元 1879-1955年)、哈伯(Edwin Hubble;西元 1889-1953年)後,又一次的大革命〕。

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

DDS026-「地球的呼吸變大了?」

「呼吸(breath)」是人(當然包括所有動物)的生理本能之一,甚至是辨別一個人是否有生命跡象的準則之一。這裡先來段小插曲,記得當年我在美國教書時,有次參加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(Phoenix, Arizona, USA)舉辦的學術研討會,晚間與他校教授,共進晚餐,席間談到各校招生的困境,因為那時正逢石油業最不景氣的年代(1980 年代中期),油價跌到谷底,每桶只要 16 美元,各校所有和「石油」相關的科系,都有了招生困難的問題。有位教授說,他們學校的「石油工程學系」,大學部的本科生,從過去近千人,驟減至十位數,另一位教授則說,他們學校「地質系」的招生標準已降到,只要你能「呼吸」,就可以入學。後者當然是戲謔之言,但也讓我印象深刻,原來「呼吸」也可以用來做為,大學入學的「衡量」標準。

藉此也奉勸下,目前為招生煩惱的同仁(特別在台灣),要知道現在的「大學」,是「資本主義」經濟體制下的產物,「市場」決定一切,君不見「小吃攤」前,大排長龍,「精品店」,因客源不同,老板娘蹺著二郎腿,拿個蒼蠅拍在打蒼蠅,難得有個顧客上門。熱門的產業,薪資好,有願景,就業率高,相關的科系,當然是「趨之若䳱」,人滿為患,而其他那些不景氣行業的科系,當然是「門可羅雀」,招生不易。不願接受這個事實,卻挖空心思,逕想各種花招來招攬學生,最後當然是「事倍功半」,甚至「徒勞無功」,淪為別人的笑談而已。你會問說:「那該怎麼辦?」坦白說,我當然「知道」該怎麼辦,但不好講,一來「不在其位,不謀其政」,二來你聽了也不舒服,那就是,告訴了你,你也不是那塊料,做不來的,還是不要知道比較好。

回到本文的「主題」上來,「呼吸」這個名詞,可不是「動物」的專享,「植物」也能「呼吸」,只是我們人和動物的「呼吸」,是吸入「氧」,呼出「二氧化碳」,而植物卻恰恰相反,是吸收入「二氧化碳」釋放出「氧」。後者指的就是植物的「光合作用(photosynthesis)」,在日光照射下,植物透過葉片的「氣孔(stoma)」,吸入空氣中的「二氧化碳」,再和根部汲取來的水份,合成有機質(即枝葉等),因此,白天時,日照充足,植物透過「光合作用」,得以成長,到了夜晚,沒有日照,植物反向操作,進行所謂的「呼吸作用(respiration)」,把「二氧化碳」釋放回大氣中。

由於每年夏季,溫度高,日照足,為植物的生長季節,植葉繁茂,植物使用大量的「二氧化碳」,到了冬季,枝葉落盡、分解,又把「二氧化碳」釋放到大氣中。以一年的周期來看,地表植物此種「夏-秋」季節的交替,直接反應在大氣中「二氧化碳」氣體濃度的變化,就是「夏低冬高」,如此年復一年,周而復始,有規律的季節性變化,就整個地球而言,有如人一般,擬之為「地球的呼吸(Earth’s breath)」。下圖(credit: NSF and NOAA),即是大氣中「二氧化碳」氣體濃度,在一年間的變化圖,由圖可見,其濃度在夏末(9-11 月間)最低,而冬季過後,在植物生長季來臨前時(5-6 月)最高。



因此,「地球」的「呼吸」,指的是地表大氣中,「二氧化碳」的濃度,隨著季節交替,而呈現的有規律變化,也就是「騏麟曲線(Keeling Curve)」中,所呈現的鋸齒狀的變化(請詳見前文DDS012-400 ppm CO2」)。說到「騏麟曲線」,不得不告訴你一些,有關「騏麟先生(Charles Keeling)」的典故。事實上,以上所說的這種大氣中「二氧化碳」的「季節性變化(seasonal variation)」,最早就是 Keeling 發現的,但這一發現,其實也完全是一種巧合和意外。

話說當年(1955),美國正準備開始執行,一項名為「國際地球物理年(International Geophysical YearIGY)」的計畫,其中需要測定大氣中「二氧化碳」的濃度,也就在這同時,有位英國工程師(Guy Callenda),聲稱人類自工業革命後,所有燃燒化石燃料(石油和煤),所造成的「二氧化碳」,全部都積累在大氣中,由於當時的分析技術還不是非常精準,Roger Randall Dougan Revelle 1909-1991;時任 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 所長,也是 IGY 計畫的主持人)相當質疑該等數據的準確性,也因而並不認同這種看法,因為他深信海水一定也會吸收,部分這些「人造」的「二氧化碳」。

當時他就和 Hans Suess1909-1993)兩人決定聘請 Keeling,藉重其分析化學的專長(美國西北大學化學博士,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後),來發展出一套能精確測量大氧「二氧化碳」濃度的方法。在發展設計相關儀器設備的同時,為了驗證他的方法可行,Keeling 就到鄰近各地採集空氣樣品,然後帶回實驗室予以測試,剛開始,他還以為是方法或儀器出了問題,因為他發現,一天不同時間採回來的樣品,其「二氧化碳」濃度均不同,而且中午時的濃度最低,接下來,幾乎天天如此,這時他才幡然醒悟,原來他根本不是在測量,大氣中「二氧化碳」的濃度,而是在測量「地球的呼吸」:白天植物行「光合作用」,吸入「二氧化碳」,中午時,光照最強,吸入最多,到了夜間,沒了陽光,植物又把「二氧化碳」,釋回大氣,這樣一「吸」一「吐」,簡直像極了人的「呼吸」一樣!

閱讀到這裡,加上我前文 DDS012-400 ppm CO2」的介紹,你該清楚知道,什麼是「騏麟曲線」,而那些每年「鋸齒」狀的上下起伏變化,代表著「地球的呼吸」。但是,事情還沒完呢!就在這個月初(9 6 日;Science 341, 1085, 2013; DOI: 10.1126/science.1239207),科學家深入細究,這些「鋸齒」狀的變化時,赫然發現,過去 50 年來,它們變化的幅度,在北半球有逐年漸增的趨勢(見下圖;credit: The Carbon Dioxide Information Analysis Center),也就是說「地球的呼吸」,似乎變「大」了,或者說,「地球」似乎變成在「深呼吸」了,「吸入」更多的「二氧化碳」,也「吐」出更多的「二氧化碳」。此外,他們也發現,此種每年「季節變化的幅度(seasonal amplitude)」,隨著緯度的增加而加大,例如由北緯 45o 至北極,約增加了 50%,而從北緯 10o 45o 則僅增加了不到 25%。目前,科學家們還不太了解,造成這種現象的緣由何在?但相信和北半球高緯度地區,陸生植物的生態改變有關。


假如我們把每年大氣中「二氧化碳」濃度隨季節的變化,比喻為地球的「呼吸」,那另一個差可比擬的有規律變化,就是地球「北極」冰原覆蓋面積,隨著四季的「消」、「長」了:在冬季氣溫最低時,冰原面積擴張到最大,在夏季氣溫最高時,冰原面積減縮至最小。最近,有人利用「美國航太總署團隊( the NASA Visible Earth team)」,拍攝到的地球北極圖像,依月份組合成一連續的動畫(見下圖;credit and source: http://uxblog.idvsolutions.com/2013/07/a-breathing-earth.html )。我請你一定要上此網址好好的觀賞,它不但生動精美,更可以讓你感受,那「冰原」面積隨四季溫度的「消長」,像極了我們「心臟」的收縮和擴張,我估稱之為「地球的脈動、心跳」。



總結這篇短文的目的,無非是想告訴你:我們這個賴以為生的「地球」,像你我一樣,不但會「呼吸」,還有「脈動、心跳」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