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

DDS058-「慧星探測任務(III)」

(承前文)迨至十一月十五日,就在「Philae」登陸「67P/C-G」彗星後不到三天,果如預期,「歐洲太空總署」任務小組證實,「Philae」探測小艇,因自備電池的電力已耗盡,且又無法借助日照充電,於工作 64 小時後,已進入休眠狀態,目前的探測工作也因而暫時停擺,所幸所有預訂的探測任務(特別是鑽探工作)均已完成,所得資料也安全傳抵任務中心,目前科學家們只能期望,至少待到明年八月時,當它繞太陽軌道運行至距太陽最近處,那時較強的日照,能使其上太陽板的充電能力增強,進而讓「Philae」復甦回來,繼續完成更多的探測工作。

此外,初步分析結果證實,彗星表面結滿了硬冰(但也混雜著塵土),溫度約為攝氏零下 153 度,也就是因為這表層硬冰的存在,使得目前鑽探的深度僅能達到 10 20 公分左右。另外,也初步「嗅」得其表層溢出氣體中,存在著含碳的分子,但這到底是氨氣(ammonia )或甲醇(methanol)等單純的有機分子,還是氨基酸(amino acid)的複雜有機組成,還有待進一步的分析確認,未來若有進一步重大突破或具體成果時,我當再擇機向讀者老爺你們彙報。當然,這些冰(即水)和有機碳分子的存在,並不令科學家們感到太大意外,因為先前不同的探測,已多少間接偵知它們的可能存在,只是這次能登上彗星,直接在現場(in situ)具體印證它們的存在,可是莫大的不易,也是這次任務讓人讚嘆的原因之一。

另外,在「Philae」探測小艇電力耗盡前,網路 tweet tête-à-tête 上(http://blogs.discovery.com/inscider/2014/11/rosetta-philae-twitter-conversation.html?mkcpgn=twsci1),發佈了它和母船「Rosetta」衛星間之三段對話,更是懾人心弦,不揣簡陋翻譯如下:

Philae」:我覺得有㸃累了,你收到我傳回的所有數據嗎?我可能需要小睡片刻。
Rosetta」:Philae,你已經完成了項了不起的工作,是其他所有太空探測器從來不曾做到的。
Philae」:謝謝,Rosetta。我總算做到了。我成為第一個能登陸在彗星上並研究它的探測器。但是,工作還沒完呢!
Rosetta」:確是如此,你傳回的資料還等著進一步的分析。我會繼續跟著「67P/C-G」彗星,朝向太陽前進,同時也研究下它未來還會有什麼改變。
Philae」:我的探測工作已經開始了,我會儘快告訴你更多有關我新家(彗星)的情況。
Rosetta」:沒關係,我這兒也正在進行著呢!你就好好休息吧!

此外,關心人類太空探測的讀者,可能會發現對這次「歐洲太空總署(ESA)」主導的「Rosetta 彗星探測」計劃的空前成就,雖然其中有部分探測儀器是由美國 NASA 製造提供,但在美國相關媒體的報導上,似乎相當冷漠,甚至令人有頗吃味的感覺。因為想想在 1960 年代,美國首次完成人類登月的壯舉時,那種令人振奮的風光,這次「Philae」完美成功登上「67P/C-G」彗星,雖然不是人類登陸,但不論就科技面或團隊意志上而言,遠遠超過當年的登月任務,也讓 ESA 在太空探測上拔得了頭籌,美國佬一下子似乎由「老大哥」,變成了「小弟」,真是情何以堪?

以下這幅摘自網路上的卡通自嘲漫畫(fromhttp://www.usnews.com/opinion/articles/2014/11/17/philae-comet-landing-puts-nasa-in-the-backseat-of-space-exploration),以美式慣用的幽默方式,入木三分地道盡了,美國佬對此次「Rosetta 彗星任務」成功登陸彗星的五味雜陳和不服輸的民族性。該畫描繪的是,美國佬「輸人不輸陣」,也發射了一個遙控玩具飛行器,降落在一美國家庭常用,牌子為「彗星(comet)」的清潔劑罐上。


美國對這整個事件的失落感,說起來也是其來有自的。事實上,早在 25 年前,美國太空科學家也曾積極針對彗星探測,進行過類似的可行性研議,並提出一名為「彗星會合小行星飛越(Comet Rendezvous Asteroid Flyby;簡稱 CRAF)」的計劃,該規劃其實包括兩個部分,其一為針對土星(Saturn)的探測(即 Cassini mission),另一即是此 CRAF 計劃,不幸的是後者遭國會否決,只保留了前者。相反的,「歐洲太空總署」在此期間則鴨子划水,堅定不移地繼續自行研發推進此一艱鉅任務,他們相信,不像其他小行星(Asteroids;見前文 DDS023-「宇宙有多大?」中,有關小行星帶在太陽系中之介紹),因為較接近太陽,飽受太陽高溫及彼此間相互碰撞的影響,此「67P/C-G」彗星更能代表數十億年前,當太陽系初形成時,浩瀚宇宙中迄今保存最好的殘留物。

我們當然不該就此論斷歐、美兩者間的優劣,但不可否認的是,歐、美政府和科學家們,彼此間在文化思維上的不同,歐洲國家就科學新知的探索和追求而言,自古一脈相承,不但能深具遠見,更是能有持續追求夢想的堅持(如探測看似微不足道的彗星),而美國只知追求那種具體又相較不具風險的標的物(如「土星」及其「泰坦(Titan)」衛星),有論者認為,這才是我們更應該省思和關注的焦點。反觀我們的國家、政府和人民,在兩千多年的文化歷史積累中,所投射出來的「科學思維」又是什麼?

最後,「歐洲太空總署」也特地製作了一 7 分鐘的電影短片「Ambition」(下圖即為此短片的片頭首頁),用來說明為何要執行此耗費巨資,但又深具風險的探測任務。該短片由奧斯卡獎名導演 Tomek Baginski 執導,在冰島實地拍攝,訴説人類因科技文明的突飛猛進,未來將演化成半人半神(demigod)的物種,也肩負著對宇宙更多的重責大任。有論者認為,該短片比起 90 分鐘的電影「地心引力(Gravity)」更意味深遠,讀者不妨㸃入該綱頁(Rosetta: The Ambition to turn Science Fiction into Science FactCredit: ESA, Illustration-TRR),分享此次「彗星探測任務」所標誌的人類的雄心大志。(全文完)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