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1月6日 星期四

DDS055-「微中子(II)」

前文)一直到了 1987 年,科學家們更是利用分別位在日本和美國的觀測站,偵測到了離我們更遠,來自我們鄰近銀河系(the Large Magellanic Cloud)中,其一超級新星(supernova)爆發後的「微中子」。至此,歷經了幾乎半個世紀的探索和研究,科學家不但確認了「微中子」的存在,更相信它們漫佈在整個宇宙之中,而且從「大爆炸」初始之時既已存在,最新的觀測和研究,甚至認為它們可能還是「暗物質(dark matter)」的主要成分之一。也就是因為這些觀測成果,益加增添了天文物理學家們,探索來自宇宙星際更遠方「微中子」的信念,以及興建更大型「微中子」觀測站的迫切需求。

又歷經了約20 年,直到本世紀初(2003 年),以美國為首的科學團隊,才開始在南極建造一名為「IceCube」的微中子觀測站(見下圖;creditSven Lidstrom, Icecube/NSF)。該測站耗資 2 7 千萬美元,歷經七年於 2010 年完工,可說是世上最奇特的實驗室,因為它建在一立方公里的南極冰中,而且不同於一般天文望遠鏡,以觀測來自不同波長的光子(含無線電波、可見光、X光和珈瑪射線)為主,「IceCube」則是用來偵測宇宙中的「微中子」為主。就此而言,要注意的是「微中子」和「光子」最大的不同在於,「光子」行進時會被物體摭擋(如日常所見的陰影),但「微中子」卻能自由穿梭過任何物體,這也就是為什麼,在深達一公里以上的冰中,仍能偵測到它們的存在。其次,雖然每秒有上兆個「微中子」穿梭過 IceCube,但能撞擊到冰中水分子原子核的機率卻幾乎是零,目前 IceCube 的光學感應器,每天大約只能偵測到 30 次的撞擊。


該計畫的主持人,為目前任教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(University of Wisconsin-Madison)物理系的講座教授 Francis Halzen。該項計畫總共集結了來自世界各國,人數超過數百人的龐大團隊,他親自領導負責該觀測站的建置,其間歷經各項挑戰,包括(1)理論上須先確定冰的光學性質(因之前對此的認知容或有誤)以及(2)由於在南極冰原上,每年只有夏季短短三個月的施工期,因此實務上如何能在最短時間內(前後共花了 4 年的時間),在南極冰原上完成所有 86 個直徑 60 公分,深度達 2.5 公里的鑽井工作(見下圖;credit and source from NSFhttp://www.spaceref.com/news/viewpr.html?pid=32364 )。〔註:有關其人的生平軼事,和他向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委員會(NSF),爭取此 IceCube 計畫之始末,請參見後文「DDS058-「哈爾遜」和「格斯」博士(I)」的進一步說明。〕


在這些井洞中,垂直吊掛著總數為 5,160 個的光學偵測器(digital optical modules;每一個井洞懸掛 60 個,總共 86 x 60 = 5160 個),其目的主要是用來偵測,這些來自我們太陽系外的「微中子」,當它們撞擊到冰中水分子的原子核時,所釋放出來的藍色閃光(即「契倫柯夫輻射(Cherenkov radiation)」)。下圖(from :http://www.dailygalaxy.com/my_weblog/2013/11/-evidence-of-neutrinos-discovered-at-antarctica-observatory-the-ghosts-of-the-universe.html)右邊即是這些來自太陽系之外的「微中子」,穿梭進入 IceCube 的示意圖,而圖中左上方所示即是懸吊在每一井洞中的光學偵測器,左下方則是當「微中子」撞擊到冰原子核時,閃射出來的「契倫柯夫輻射」。由於 IceCube 的偵測方式,不同於一般傳統式的天文望遠鏡觀測(「粒子」 vs.「光」),而是以一立方公里的天然冰,做為這些高能量「微中子」的偵測器,也因而開啟了「微中子天文學「Neutrino Astronomy」,這個嶄新天文研究領域的新紀元。


另外要注意的是,上圖左下方的顏色由紅到綠,代表的是那些photomultipliers 記錄到,冰原子核受「微中子」撞擊後,依序所激發岀來的輻射光,也就是說,該圖顕示的是「微中子」從左下方(紅色)進入後,再向右上方(綠色)的方向穿梭而過,藉由此行進方向的軌跡,科學家們即可判斷這些「微中子」來自的方向。這種行進方向的研判(目前可精準到一度),對科學家來説,堪稱「彌足珍貴」,因為對來自太陽系外「宇宙射線(cosmic ray)」的確切來源位置,迄今仍是天文物理學上未解之謎,主要是因為這些「宇宙射線」負有電荷,所以在其行進途中,若遇上磁場,其行進路徑會受該磁場磁力的影響而產生偏離,使得在地球上的觀測,並無法確知它們來自的方向,但與其共生的「微中子」,因不荷電,不受磁力之影響,故可用來回溯其來自的方向,進而揭示了「宇宙射線(cosmic ray)」來源之謎,這也就是 IceCube 的建置完工和觀測結果,對天文物理學上最大的貢獻和突破,也難怪該項成就,被評為2013 年的最重要科學發現之一。

最後,必須予以補充説明的是,「微中子」的發現和存在,固然是粒子物理學上的重大成就,但也對「標準模型(Standard Model)」,帶來了另一嚴峻的考驗。因為在「標準模型」的理論中,「微中子」只有三種而且它們均不具任何質量,但後者卻違反了所有針對「微中子」質量的測量結果,也就是說,它們還是具有質量的,只是非常非常的小(見上文 DDS054-「微中子(I)」之說明)。要能替這個難題解套,而且能讓「大爆炸」理論符合迄今的所有實際觀測結果,科學家們提出一個理論上的「無性微中子(sterile neutrino)」,由於它也如同其他三個已知的「微中子」一樣,不和其他任何粒子反應,故稱之為「無性微中子」,而且由於它看不到,被視為一種「暗粒子(dark particle)」,或被稱為「暗輻射(dark radiation)」。(全文完)

參考文獻:
1. M. Lemoine, “Acceler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Ultrahigh Energy Cosmic Rays,” J. Phys. Conf. Ser. 409, 012007 (2013).
2. M. G. Aartsen and et al. (IceCube Collaboration), “First Observation of PeV-Energy
Neutrinos with IceCube,” Phys. Rev. Lett. 111, 021103 (2013).
3. M. G. Aartsen and et al. (IceCube Collaboration), “Evidence for High-Energy
Extraterrestrial Neutrinos at the IceCube Detector,” Science 342, 6161 (2013).
4. M. G. Aartsen et al. ((IceCube Collaboration)), “Observation of High-Energy Astrophysical Neutrinos in Three Years of IceCube Data,” Phys. Rev. Lett. 113, 101101 (2014)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