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0月26日 星期日

DDS054-「微中子(I)」

本文的目的是給讀者介紹有關「微中子(neutrinos)」研究的最新發展。所謂的「微中子」,指的是一種經由「貝他衰變(beta decay)」,所形成的基本粒子,也就是核反應(nuclear reaction;例如核反應爐、太陽,甚至宇宙「大爆炸」)後的一種產物,但它不同於一般核反應後形成的輻射(radiation),而是以粒子(particle)的形態存在。如同其他許多理論物理學上的重大發現,都是先由理論演繹其存在,然後才由實驗予以證實(例如前文的「黑洞」以及「引力波」,甚至後文將介紹的「引力透鏡」),「微中子」的發現當然也不例外。雖然早在 1930 年代,理論物理學家就預期它的存在,但遲至 1953 年時才被具體偵測到,其間過程也充滿曲折,略述於下:

首先,我們知道,一個「中子(neutron)」經「貝他衰變」後,就能形成一個「質子(proton)」和一個「電子(electron)」。依據「能量守恆定律(the law of conservation of energy;即熱力學第一定律)」,自然界中任何反應,在「密閉系統(close system)」中,其反應前和反應後的總動能(momentum and energy)應維持不變(即相同),但當科學家們實際測量「貝他衰變」前後總動能時,卻發現衰變後的總動能較衰變前為少,似乎有些動能在「貝他衰變」過程中消逝了。

就在科學家們為此現象困惑不解時,已故著名物理學家 Wolfgang Pauli1900-1958) 提出一個當時(1930 年)連他自己也沒有把握的猜想,那就是:「貝他衰變」後的產物,除了當時已知的「質子」和「電子」外,一定還有另外一個粒子被釋射出來,帶走了那缺失的動能,只是以當時儀器的能奈,還無法偵測得到。〔註一:事實上,即使以今天的科技,要偵測到這「微中子」仍是非常困難的,主要是因為它不荷電、幾乎不具質量、以光速行進,而且又不和其他物質產生任何反應;註二:「微中子」的平均質量為 3.7 eV,不到電子質量(約511,000 eV)的十三萬分之一。〕

下圖(from http://andthejoyofdiscovery.wordpress.com/tag/neutrino/)右上角即是 Pauli 的檔案照片,而圖中右下方的黒㸃,即是 Pauli 所猜測,「中子」經「貝他衰變」後,形成「質子」和「電子」時,所釋射出來的「另外一個粒子」。事隔三年後(1933 年),另一位已故的著名物理學家 Enrico Fermi1901-1954),才替此看不見的粒子正名為「微中子」。這「微中子」名稱,在意大利文的原義上,即是「中性的小傢伙(the little neutral one)」的意思,後來有同事和 Pauli 開玩笑,把它改為「不存在的中性小傢伙(the little neutral one who isn’t there)」,言下之意即是對此「微中子」的是否真正存在,充滿著質疑。


儘管如此,最終藉由其他理論和實驗的證實(見下文),「微中子」不但存在,而且還是形成宇宙各種物質的三種主要基本粒子(參見前文 DDS003-2013 年的 Pi Day」的説明)。另外,依其旋轉方式的不同,這些「微中子」可概分為三種: electron neutrinoe)、 muon neutrino(μ) 和 tau neutrino(τ)(見下圖左下方的三個藍色格子:from http://scienceblogs.com/startswithabang/2013/09/18/the-little-bit-of-dark-matter-we-know/)。〔註一:為表彰他們兩人對「微中子」的發現和後繼的相關研究,Pauli Fermi 最終分別獲頒了 1945 1938 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。註二:證實「tau neutrino(τ)」存在的 Martin Perl1927-20141995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)不幸於上個月(9 30 日)逝世,享年 87 歲。〕


至此,就任何一個重大的科學發現而言,既然有了理論上的支撐,也有了正式命名,接下來當然就是看能否真正偵測到它的存在了。首先,當屬 Clyde Cowan Frederick Reines 兩位物理學家,藉由位在美國南卡羅萊那州(South Carolina, USA),剛新建完工的 Savannah River 核能發電廠,其反應爐的核衰變過程,偵測證實了此「微中子」的確切存在。這項重大的成果,給研究「微中子」的科學家們,帶來了莫大的鼓舞,也進一步帶動了後繼「微中子」的各種相關研究。其中之一即是,探索來自宇宙其他恆星的「微中子」,因為它們也可視同一自然界的超巨大核反應爐,也應同樣地能釋射出來更多的「微中子」。對這些來自宇宙天際的「微中子」,在天文物理學上統稱為 cosmic neutrinos,以有別於來自鄰近太陽或地球上的各種核衰變產生的「微中子」。

果不其然,歷經了近三十年的尋尋覓覓,到了 1960 年代,科學家們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礦區(Sudbury, Ontario, Canada),一名為 「Sudbury」的微中子觀測站(Sudbury Neutrino Observatory;簡稱 SNO),首次具體偵測到來自太陽的「微中子」。該觀測站建在地下約兩公里深的礦坑中,偵測器的標靶(target)為一直徑 12 公尺的壓克力圓球(見下圖;from http://www.businessinsider.com/what-is-a-neutrino-2013-12),內中充填了 1000 噸的重水(D2O),其外層又注滿了一般的水(H2O),用來遮阻外來的輻射,在其外圍(直徑約 17 公尺)則裝置了約 9600 個「光倍管(photomultiplier tubesPMTs)」,用來偵測「微中子」撞擊重水分子的原子核時,所釋射出來光(即「契倫柯夫輻射(Cherenkov radiation)」的通量。另外,Raymond Davis 在美國南達科塔州(South Dakota)的一地下金礦區,也同樣證實偵測到了來自太陽「微中子」的存在。〔註:目前世界上所有有關「微中子」的觀測站,都是深埋在地下至少一公里之處,主要是為了避免,其他如核電廠的反應爐或宇宙射缐來源之干擾。〕(待續)



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

DDS053-「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」

〔慟:上周五(10 10 日)是台灣海洋學界最黒暗的一天,船齡才不到兩年的海洋旗艦研究船「海研五號」,不幸於當天晚上 8 11 分,因天候海況不佳,於澎湖龍門外海四浬處觸礁沉沒,造成兩人(中研院環變中心研究員許世傑博士和海科中心研究人員林怡君小姐)不幸罹難,另 5位重傷,11 人輕傷。我們在此致上最誠摯的哀慟和悼念,願逝者安息,生者平安。下圖(上)為「海研五號」之前在海上航行的雄姿,而下圖(下)則為其沉沒瞬間所攝得的最後身影。〕



這篇短文算是「應景」之作,因為上周(10 6 日至 10 日)為科學界習稱的「諾貝爾獎周(Nobel Prize Week)」,所有今年的諾貝爾獎得主名單,在該周內依序予以一一公佈。其中星期二(10 7 日),即為「物理學獎」揭曉的一天,結果由三位日籍科學家(Isamu AkasakiHiroshi Amano Shuji Nakamura;見下圖;credit from Nobelprice.org),以發明藍光二極體blue light-emitting diodes; LED)及其在現代光電科技上的應用,共同獲此殊榮。當然,如同任何獎項之評選,總是難免有遺珠之憾,最後花落誰家,總是「幾家歡樂、幾家愁」,相信對那些未能獲獎的其他被提名人而言,能被提名其實就是一種無上的光榮和肯定,何況以他們在各自領域裡的傲人成就,相信日後還是有機會贏得此項桂冠的,我們在此也先予以最誠摯的祝福。


其次,由於我這個「部落格」所關注的議題,主要均集中在粒子/量子/原子和天文物理的相關領域上,而這些領域也幾乎囊括了,歷年來頒發「諾貝爾物理學獎」的一半以上,因此本文的目的是藉此機會,針對「諾貝爾物理學獎」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相關情事,予以條列說明於下,以饗讀者,至於有關「諾貝爾獎」的整體介紹,則請參閲前文 DDS005-「諾爾獎」。

一、所有侯選人的推薦函,均是由「諾貝爾獎委員會」,以邀請方式向相關單位或個人(如過去曾獲得該獎的得主)寄發,任何個人得自我推薦,而且所有相關資料,依規定得塵封保密 50 年後,始能公諸於世。
二、所有針對各個候選人的各項決議均採多數決,一旦確定受獎人名單後,即不可更換,也不得重提異議或申訴。下圖即為「諾貝爾獎委員會」,從發出推䔍邀請函到各階段審查的時間流程圖(credit from Nobelprice.org)。



三、自 1901 年「諾貝爾獎」設置以來,迄今(2014 年)共頒發了 108 次,其間 19161931193419401941 1942 年,因兩次世界大戰發生或未能有適當人選,並未頒發。另外,由於其中有多次是由多人分享,故總共有 199 人獲此殊榮,但扣除 John Bardeen 分別於 1956 and 1972 獲得兩次,故實際上擁有「諾貝爾桂冠(Nobel Laureate)」的共有 198 人。有關這些得主的完整名單和其獲獎的主要貢獻和成就,有興趣的讀者,可查閱以下該網頁之說明(http://www.nobelprize.org/nobel_prizes/physics/laureates/index.html)。此外,可能正如你所料,在這眾多獲獎者中,以「愛因斯坦」最孚人氣,堪稱家戶喻曉的媒體寵兒(參閲前文 DDS002-Pi Day (II)」及 DDS009-「愛因斯坦又對了!」)。
四、就每一年獲獎人數統計而言,其中有 47 次頒予單一個人,31 次頒予兩人,30 次由三人分享,主要是因為依「諾貝爾」先生遺言和「諾貝爾獎委員會」之規定:「受獎者必須對物理學有重大超人之貢獻,獎金可由多人分享,但最多不得超過三人」。
五、就所有得獎人的生日(birthday)而言,2 28 日和 5 21 日最多,依中國人的命理説法,這兩天應算是如假包換的良辰吉日了。
六、依得獎人的歲數而言,迄 2012 年止平均年齡為 55 歲。其中最年青的是 Lawrence Bragg,當時他才 25 歲,和他父親共同獲頒 1915 年的「諾貝爾獎」,而年齡最長者是,2002 年獲頒「諾貝爾獎」 的 Raymond Davis Jr.,當時他已屆 85 歲高齡。另外,「諾貝爾獎」從不頒發給已去逝的人,除非該人在宣佈得獎後去逝,就所有得獎人(不分獎別)而言,紀錄中只有 Erik Axel Karlfeldt1931 年的文學獎)和 Dag Hammarskjöld1961 年的和平獎)兩人。〔註:今年「和平獎」得主 Malala Yousafzay,來自巴基斯坦,年僅 17 歲,打破了「諾貝爾獎」有史以來,年紀最輕的記錄,真是英雄出少年,年輕人加油!〕
七、就性別而言,在眾多獲獎者中,只有兩位是女性:分別為 1903 年的 Marie Curie(即我們熟知的居禮夫人,她在 1911 年時,又獲頒了「諾貝爾化學獎」)以及 1963 年的 Maria Goeppert-Mayer
八、有趣的是,在所有「諾貝爾物理學獎」得主中,有四對父子檔,他們分別是:1915 年的 William Bragg Lawrence BraggNiels Bohr1922 年) 和 Aage N. Bohr1975 年)、Manne Siegbahn1924 年) 和 Kai M. Siegbahn1981 年)以及  J. J. Thomson1906 年)和 George Paget Thomson1937 年) 。

九、我們一般也稱「諾貝爾獎」得主為 「Nobel Laureate」,這個 「laureate」 意為「桂冠」,指的是希臘神話中阿波羅神(the God Apollo)頭頂上所戴,由月桂(laurel;學名為 Laurus nobilis)枝葉編織而成的圓形圈環。在古希臘時期,該「桂冠」主要是用來標織運動比賽中的勝利者或詩人的至高榮耀,後來才被引伸至「諾貝爾」得獎人。

2014年10月2日 星期四

DDS052-「我寫部落格的心路歷程(II)」

(承前文)回想我當時決定寫這一系列「部落格」短文的目的,無非是期望能給中文讀者,介紹一些及時的科學新知(見下圖即為最早三篇短文之簡介),而這所謂的「新知」,指的主要是一些長久以來,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的重大科學議題,雖然目前它們還算不上,能完全解決/回答這些問題,但至少在階段性上,有了可受公評的重大突破,甚至新的發現。其實,科學的本質就是「精益求精、日新又新」,何況在解決舊問題的同時,也可能帶來新的課題,如此薪火相傳,生生不息,給人類科學文明的進展,劃下了前所未有的輝煌軌跡。


坦白説,這不是一份輕鬆、討好的工作,為了寫這個「部落格」,我平均每周必須閱讀 20 30 篇的科學新知報導和文章,以及其他相關的書籍(累積迄今,也大約看完了近 20 本的電子書),除了閲讀外,我也花了不少時間,分門別類,依不同主題做了詳盡的筆記。這樣過了段時間,等到自己覺得對準備要寫的主題,有了較充分的理解,而且相關資料的搜集,也累積到了足夠的量,其中若有不足或尚有存疑之處,還得再進一步詳查相關資料加以補正,待一切就緒後,才著手開始書寫,完成後再按既定的時程(目前維持每十天一篇),編排到「部落格」上。在極少數情況下,對有些論㸃,我自己也搞不懂,但為求忠於參考的文獻資料,也一定加以註明。科學首重誠實,不能壞了規矩。

我每天花在閱讀、查詢資料和書寫上面的時間平均至少 6 小時,一年三百六十五天(人出國不在台灣除外),既沒周未,也沒例假日。日子也就這般飛逝而過,咋看起來似乎也是相當單調乏味(有人說,我每天固定只會坐在咖啡廳裡寫東西,活的像 75 歲的老人,我想這只是每個人,給自己設定的人生目標不同罷了),但我的內心深處卻是充滿著興奮和快慰,想想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,在書寫和閱讀間,能讓我不但獲得了我想了解的科學新知,更能讓我和這些新知與時共進,對我來說是何其有幸啊!回想我還在唸高中時,曾經一度希望將來自己成為一位作家,也看了許多當時成名作家的作品,後來上了大學又進了研究所,最後走上了科研教學這條路,匆匆也就過了近四十年,這個深埋在心的種子,也就逐日萎枯而終,不了了之了。如今能靜下心來,重新拾起禿筆,專注地寫這個「部落格」,也算是對自己「年少輕狂」的一種救贖吧!

前文DDS051-「我寫部落格的心路歷程(I)」提到,我是「糊裡糊塗」的開始寫這「部落格」的,這絕非自謙或誇大之辭。今年五、六月間,我赴美短暫停留,其間也到全美最大的連鎖書店(Barnes & Noble)逛逛,進門後逕直趨前,請問店員有沒和「部落格」有關的書籍,他好心引領我到另一通道上,兩側加起來有滿滿三個書架那麽多,全是有關「部落格」的書,也才知道寫「部落格」,還不是我先前以為的「雕蟲小技」,其中學問可大了。在其附設的咖啡廳裡,和家人喝了杯咖啡後,臨走時也就順手挑了一本入門款的書(Blogging for Dummies by Amy Bair and Susannah Gardner)。隨後斷斷續續翻閲,才知「部落格世界(blog world)」之大,超乎你的想像,阿貓阿狗,各種光怪陸離的主題,應有盡有,任何人只要有意願,無論身處何時何地,都可以「自立門戶」,盡情揮灑,何其快意!

依該書所述,第一個「部落格」始於何時,其實已不可考,但相信大概是在 1994 年,開始時稱為「網路誌 (weblog)」,後來才縮減為「部落格(blog)」。也沒有人知道,現在全世界到底有多少「部落格」(因為有的只是短暫過後,就停止中斷了),但是可以確定的是,每天的增加量非常可觀,例如在 2007 5 月時,有 7 5 百萬個「部落格」,但是到了 2013 年春的時候,已攀升到近 1 2 百萬,以全世界 70 億人口計,平均約每 70 個人,就有 1 個「部落格」,去除小孩和老人,幾乎每 35 個人,就擁有他自己的一個「部落格」,你説瘋狂不瘋狂?所以讀者老爺,千萬不要小覷這個「部落格圈(blogosphere )」,它可是「大腕」的很哩!事實上,「部落格圈」這個英文字,可和你熟知的地圈(geosphere)、大氣圈(atmosphere)、生物圏(biosphere)這些專用術語平起平坐的,也是你在字典,可以查得到的正式英文單字。

該書作者除了教你如何一歩歩建立你個人的「部落格」外,也介紹不少收費和不收費的各種網站,視個人需要和目的可以自行選擇,這收費和不收費的區別,主要在於前者有專業團隊,可以提供更多樣的編輯和客製化版面服務。當然,像我這類「部落格」,純是為了興趣和分享,那就使用免費的網路平台即可。作者也詳述了撰寫「部落格」時,應注意的各種技巧和考量,我算是運氣好,「糊裡糊塗」地也都做到了(當然,永遠有改進的空間)。閱完該書後,我個人深覺受益良多,真是活到老學到老,也算是老狗學了新花樣。記得有部 2009 年拍的老電影(「茱莉和茱莉亜(Julie and Julia)」),就是以寫「部落格」的故事為主題,有興趣的讀者,只要鍵入該影片名稱上網搜尋,即可免費觀賞該電影。

另外,也順便吹噓一下,細心的讀者應可看出,我寫這「部落格」,可是按歩就班,一歩歩來的,一些必要的知識,都盡量在之前的「部落格」文中予以舖陳,好讓讀者老爺你們回頭參閱。你或許會問,那你怎麼知道以後會用到呢?真是大哉問,答案可是簡單不過,老許(我的自稱)就是有這種天份(開玩笑的啦,別當真),我自承是個好的「旁觀者」,但從來不是一個好的「參與者」。說㸃輕鬆的例子,那就是我過去的學生,都會把他們的男女朋友,帶來和我見個面、吃個飯,事後我總是「鐵口直斷(當然只說好的,不能壞了自個兒的口德)」,也因此促成了許多美滿姻緣。另外,我過去看好的朋友、同事,如今也大多發展不錯,有些甚至升官封爵,位居權臣,讓我也感到與有榮焉。


好了,牛也吹過了,算是給大家娛樂一下。現在回到正經事上來,為了精益求精,從 DDS047-「物理常數」短文開始,我把網誌原來的名稱(「黙生札記(David's Essay)」),改為「黙生科普札記(David's Science Notes)」,以更符合我這網誌的內容。其次,版面的配置也做了些許調整,在右側欄位最上方增加了我的「Google+Badge」,便於有興趣的讀者,可以自行㸃入追蹤,我另外在 Google+ 中分享的其他貼文,緊接著在其下方,則依序表列了我Blog 中,㸃閱率最高的五篇短文。在右欄的最下方,也增加了一個我這 Blog 自開始以來的「總瀏覽量」,依據流量統計,目前每篇「部落格」文的閱覽人次已超過 600 人,而 G+ 的每天瀏覽人次則接近 800 人。最後,在每篇短文之末,也增加了一個「意見調查」欄,若你覺得該文還算有益於你知識的拓展,請不吝勾選,並代為轉介。當然,若你有其他評論或指教,則請在其下留言處告之,作為我往後書寫時改進的參考,因為這種廻響,是任何一個「部落格」能存活下來的基本動力。(全文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