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2日 星期一

DDS024-「我們的地球有幾個月亮?(I)」

時光荏苒,歲月如梭,轉眼再過兩周,又將逢今年的中秋節了(9 19 日),俗話說:「每逢佳節,倍思親」,又說「故鄉的月亮,分外圓」,其中尤以唐代大詩人李白(公元701-762;字太白,號青蓮居士,現四川省江油市人),在他《靜夜思》中的「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,舉頭望明月,低頭思故鄉」,更是家戶喻曉的經典之作〔註:有熱心又好學之士,曾對以上「李白」詩句中的「舉頭望(明月)」,做了詳盡的考證,發現「李白」該詩的原句,應是「舉頭望(山月)」,謹記此存考。〕當然,這些都是騷人墨客,一抒情懷的千古佳作,我水平低、檔次差,不是這塊料,寫不出這種能爍古今的佳句,但又不甘寂寞,在此「佳節」,也想來和大伙兒,湊個熱鬧。好在,「中秋」嘛,不外「賞月」,那就讓我來和大家談談,以下有關我們這個「月亮」的諸多軼事:

(一)太陽系(solar system)中的八大行星,各自有多少個「月亮」?
(二)我們「地球」這個「月亮」,是怎麼形成的?
(三)我們的「月亮」,為什麼老是只有一面,朝向著我們「地球」?
(四)我們只有一個「月亮」嗎?

首先,說起我們這個可愛的「月亮(moon)」寶貝,它可不是我們「地球」的「獨享」或「專利」,在我們太陽系(solar system)的八大行星(planets)中,除了「水星」和「金星」外,我們的「地球」,說起來還是挺可憐的,僅僅只有一個「月亮」,比起其他行星,動輒有好幾個,甚至好㡬十個「月亮」的「大戶」而言,雖然不能說是真正的「三級貧戶」,但頂多也只能算是個普通的「個體戶」〔註:以「海王星」為例,迄今科學家已證實,它至少有 14 個「月亮」,而「木星」更有 67 個「月亮」!〕。因此,太陽系中,各行星有衆多的月亮,是「通則」,地球只有一個月亮,反而是「特例」,此外,木星的月亮(Ganymede,直徑為 5,262 公里)和土星的月亮(Titan,直徑為 5,150 公里),甚至比「水星(直徑為 4,880 公里)」還大。下圖(credit: Montage by Emily Lakdawalla. The Moon: Gari Arrillaga. Other moons data: NASA/JPL, Processing by Ted Stryk, Gordan Ugarkovic, Emily Lakdawalla, and Jason Perry)所示,即是各行星及其主要月亮的名稱和相對大小。


〔註一:太陽系中,八大行星指的是,繞太陽(sun;為發光體,稱為「恆星」)運行(revolve),而自身又能自轉(rotate)的不發光星體。依其離太陽距離的遠近,由內而外,依序為水星(Mercury)、金星(Venus)、地球(Earth)、火星(Mars)、木星(Jupiter)、土星(Saturn)、天王星(Uranus)、和海王星(Neptune);註二:它們在太陽系中,與太陽相距的排列順序和彼此間的相對大小,請參考我前部落格文(DDS023-「宇宙有多大?」)中的第一圖。〕

其次,一個最根本,也可能是讀者們,最想問的問題,那就是我們地球這個「月亮」,是怎麼來的?目前來說,在衆多有關「月亮」來源的假說中,以「撞擊說(the Giant Impact Hypothesis)」的看法,最被科學界所認同,該假說認為,在太陽系初始形成時,有另一個,和「火星」大小類似,名為 Theia 的星體〔註:希臘神話故事中,「月亮(Selene)」母親的名字〕,撞上了當時的地球(proto-Earth)而形成的,下圖(creditNASA/JPL-Caltech)即是,藝術家描繪當時兩者碰撞的情形,據估計其撞擊的力道,約等同於400 億顆,投在日本廣島原子彈的威力。


其實,這個假說早在 1898 年即被 George Darwin (為知名進化論鼻祖 Charles Darwin 的兒子)所提出,但一直到 1974 年,才又被大多數科學家們所接受,主要是因為,經由電腦的模擬,証實只有這種在天體中的大規模撞擊(cosmic collision),才足以提供我們今天觀測到的,整個「地球-月亮」系統(the Earth-Moon system)所需的軌道動力。但是,即使如此,因為缺乏進一步的具體證據,這「撞擊說」也還是止於,諸多有關「月亮」起源學說之一而已。

直到去年十月間,科學家們分析,來自地球、火星、月球岩石和各類磒石的樣品,其「鋅(Znzinc)」的濃度及同位素組成(d66Zn and d68Zn)時,發現「月球岩石,「鋅」的含量較低,但卻有較重的「鋅」同位素值。這種異常現象,表示「月球」在其形成過程中,必曾歷經一比「地球」火山熔岩活動,還要更高溫的時期,因為只有在這種極高溫的條件下,那些具有較高揮發性的金屬(包括如鈉、鉀、鋅、鉛等),才能被蒸發掉了,因而使得其含量減少。同樣地,這種極高溫狀態下的蒸發現象,也能引起「同位素的分離效應(isotopic fractionation)」,使得「輕」的同位素,隨著蒸發而散逸到太空中,而那些「重」的同位素就殘留在「月球」上了。(請參見:Paniello, R. C, J. M. D. Day, F. Moynier, Zinc isotopic evidence for the origin of the Moon. Nature, 2012; 490 (7420): 376 DOI: 10.1038/nature11507)。

其實,早期的科學研究即指出,雖然月球和地球岩石的化學組成相類似,但是一些地球上常見的「易揮發性物質(volatiles)」,在月球岩石中卻幾乎不存在(例如,受熱就最容易蒸發的「水」,首當其衝,在碰撞初始時,就被蒸發不見了,)這表示,如「撞擊說」所描述的,當 Theia Earth 碰撞時,所造成的巨大熱量(intense heat),會把所有「易揮發性物質」都蒸發掉了。對「鋅」而言,當其蒸汽上升至髙空時,由於高空溫度較低,這些金屬「鋅」的蒸汽,就開始凝結(condensation),使得具較重同位素值的「鋅」,和其他同位素值較輕的「鋅」,逐漸分離開來,最終,前者(重的;68Zn)至今仍殘留在月球上,而後者(輕的;66Zn)就逃逸到太空中而消逝了。以上的研究結果,因而給「撞擊說」提供了一個強而有力的支撐,也使得它在諸多有關「月球」起源的假說中,勝出一籌。

其次,另一有關「月亮」的有趣現象是:它永遠只是以同一面,朝向著地球,也就是說,我們在地球上觀賞「月亮」,永遠只能看到它的正面,並無法一窺其背面。這種現象,在天文學上,稱之為「潮汐鎖定(tidal locking)」(這裡的「潮汐」概念,就如同海洋的「潮汐現象」),它指的是,當兩個體積大小不一、質量不同的自轉星體(在此,你可以把這大、小兩個星體,分別視為「地球」和「月亮」),由於彼此引力的相互牽引,質量小者,往往繞著質量大者運轉(revolve),而且彼此臨近的一面,所受到的引力,較遠離的一面為大,長時間下來,因其腹背兩面受力的不同,而逐漸向外隆突(bulge),使得兩個原本為「球形」的星體,也會變得略呈「橢圓形」,這種變形,使得小星體的「自轉(rotation)」,受到拉扯(tug),轉速因而逐漸減緩,直到其「自轉」速度和其繞大星體「運轉」的速度一致時(即小星體自轉的周期,等於其繞大星體運轉的周期),便造成該小星體,永遠只有固定的一面,朝向著那較大的星體,此時的小星體就被視為,被此較大的星體「鎖定」了,也就是因為這種「潮汐鎖定」的原因,使得我們的「月亮」,永遠只以一面朝著「地球」。

另外,由於「太陽」對「月球」的引力,遠大於「地球」對它的引力,因此,「月球」不但繞著「地球」旋轉,它也繞著「太陽」旋轉,而且其繞「太陽」旋轉的軌道(orbit),幾乎和「地球」繞「太陽」旋轉的軌道差不多。下圖(credit Lucien Rudaux)即為兩者繞日軌道之示意圖,要注意的是,此圖只是為了顯以上所說,「月球」既繞「地球」,又同時繞著「太陽」運轉之情形,真實上,兩者繞日軌道是非常近似的,因為「地球-月球」之距離只有 384,400 公里,而「地球-太陽」距離為 149,600,600 公里,後者約為前者的 390 倍,也因此,可以這麼說:「月球」繞日軌道之所以呈波狀形,主要是受到「地球」的干擾,要是沒有「地球」的存在,我們的「月亮」,還是大致以目前的軌道繞日而行。(待續)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