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1月23日 星期日

DDS057-「彗星探測任務(II)」

(承前文)前文就此次「彗星探測任務」中,Rosetta 衛星擕帶著「Philae」探測小艇,由地表發射,歷經十年,終於安然抵達「67P/C-G」彗星,並讓小艇著陸於其上的過程,做了一個概述,特別是讀者若觀賞了前文末的短片,至此應該對此任務有了初步的概括了解。以下謹就該「67P/C-G」彗星的形貎以及「Philae」降落其上的艱辛予以進一步的説明。

首先,我們知道此次探測任務的標的物為「67P/C-G」彗星,其大小長寬只有 4 x 1.2 公里,兩端突出不一,中間凹陷,形如唖鈴(見下圖;creditESA)。要提醒讀者的是,因它表面只能反射 4% 的光線,為了讓我們肉眼能更清晰辨識它的外貎,該影像已經人工色相處理,實際上它看起來應是像木炭般的黒色。另外,依 Rosetta 上感應器的初步偵測結果顯示,它聞起來夾雜著腐蛋、酒精、馬尿和杏仁的味道。由於目前此彗星正依其運行軌道,朝著太陽方向前進,因此其冰凍的水開始昇華,也夾雜著其他碎石和塵埃,如同噴泉般由其表面逸出,蔚為奇觀(這種情況,也增加了「Philae」小艇登陸的風險和困難度)。



依原先的任務規劃,「Philae」探測小艇的登陸地㸃(命名為 Agilkia)位在彗星右側約一百公尺見方的平坦處,另為周全計,該任務也規劃了一備用地㸃「C」(參考下圖;creditESA)。另外,我們知道該彗星因體積質量,和其他天體(如月球或火星)相較,簡直微不足道,因此其引力幾乎是不存在的,這也使得要讓「Philae」登陸小艇,能安然降落其上備極艱辛,也變成幾乎是項不可能的任務。例如,在登陸小艇和衛星分離前 12 小時,控制中心的科學家,才下達了五個分離的選項指令,因為此時衛星已趨近彗星上空約 10 公里處,而所有傳回的彗星表面圖像,都顯示比原先研判的地形還要崎嶇複雜,直到格林威治時間 12 日上午 9 03 分,才決定下達分離的最後指令。接下來就是所謂的「恐怖七小時(terror of 7 hours)」,讓「Philae」登陸小艇,在無任何推進器的助力下,自行以每秒約 1 公尺的速度,緩慢下降並選取合宜的著陸㸃。其中最大的不確定性在於,彗星仍在不停旋轉移動中,任何其表面的瞬間變化,完全無法事先預期,何況由於其距地球實在太遠了,傳回的影像需時約 28 分鐘後,才能被我們接收到,來回往返的訊息傳輸就足足遲緩了一小時。


果不其然,雖然「Philae」還是安然成功登陸在慧星上,但是其傳回來的第一個訊息顯示,它的著陸噴射器因為無法適時啓動,「Philae」著陸後彈跳了兩次,偏離了其原先設定的著陸位置,約一公里處,才靜止下來。其中第一次彈離了表面約一千公尺高,懸浮了約兩個小時後,才又碰觸地面,然後又再彈起約二十公尺,最後才靜止在目前的位置上。下圖即是由母船「Rosetta」衛星(它一直繞著彗星軌道運轉),拍攝到「Philae」的一系列位移圖像(creditESA/Rosetta/MPS for OSIRIS Team MPS/UPD/LAM/IAA/SSO/INTA/UPM/DASP/IDA)。
  


由於該位置為一陡坡,其中三個支架只有兩個能支撐在地面,另外最麻煩的是,此斜坡正好遮擋了太陽的光線(即背光面,請注意「67P/C-G」彗星是朝向太陽而去),使得其上的太陽能板無法進行充電(因為,限於電池壽命,「Philae」登陸小艇的自備電力最多只能維持不到三天之運作),下圖即是其原先預定的著陸㸃(十字形線)和目前所在的陰影處(白色橢圓形)。



讀者可能會好奇,這次「歐洲太空總署」大費周章,耗資不貲(14 億歐元),又歷時 10 年,只是為了要能登陸在此「67P/C-G」彗星上,而且整個探測工作也只能維持短短的 64 小時,值得嗎?(依照台灣政客、名嘴的説法,那可是可以提供多少學童的營養午餐啊?!)要回答你的問題,我只能說,科學的探索是人類文明演進的基石,因此是無價的。何況依據我們對太陽系形成理論的理解,彗星為我們太陽系形成過程中,殘留下來的最原始物體,就此次探測任務而言,它的主要科學目的是希望,藉由「Philae」登陸小艇的鑚探取樣及分析其組成之結果,來進一步解答,科學家們對我們太陽系形成過程中,一些迄今仍困惑未解的問題,特別是攸關地球上水的來源,甚至生命的起源。

有關科學家們對我們地球上地表水(包括河流、湖泊、海洋和兩極的冰原),可能來自彗星的理論,讀者不妨㸃入以下網站(Everything You Thought You Knew about a Comet - Might Kill Us! from Sciencechannel),觀看此短片的説明〔註:修習過我十年前開授「海洋學導論」和「現代海洋學」兩門課的同學,應該已能了解此概念之由來。〕(待續)


〔附記:由於此次「登陸彗星探測」史無前例,又是發生在這過去兩周內的太空大事,為了給讀者做一及時的動態報導,我不得不和時間賽跑儘速完成.....,敬請期待下文。〕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