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外一個和「引力」相關的有趣科學問題是:這個在「宇宙」中,無所不在的「引力」,在「宇宙」一開始形成時,就存在了嗎?因為,我們知道,「引力」只能存在於「三維(three dimensional)」的空間 (space)裡,在「一維(one dimensional)」和「二維(two
dimensional)」空間中是不存在的。因此,要是「宇宙」在剛開始形成時,並非以「三維」的空間存在,而是在一個較低維的狀態(a lower dimensional state),那就應該沒有所謂的「引力」了。
要回答這個問題,就不得不先來了解下,宇宙的「維度演化(dimensional evolution)」這個概念。該概念認為,我們「宇宙」的空間維度,也和生物一樣,可以隨著時間(切記!「時間」永遠是「一維」的),而逐步由「低維(lower dimension)」演化到「高維(higher
dimension)」的。因此,「宇宙」的空間在「大爆炸(Big Bang)」之後的瞬間,只是「一維」,那時候的「宇宙」,看起來就像是一條直線。之後,隨著「宇宙」的逐漸冷卻和膨脹,這時原為「一維」的空間,就演進成,有如一張薄薄白紙般的「二維」空間,最後才進化到現今的「三維」空間。事實上,科學家們的研究進一步指出,「宇宙」由「一維」演化到「二維」的時間點,應該是在「宇宙」冷卻至能量,約等同於 100 兆電子伏特(TeV;tera-electron
volts)時,經此之後,「宇宙」繼續冷卻和膨脹,到約 1 兆電子伏特時,才演變成現今的「三維」空間。
以上這種臆測,當然絶非憑空想像揑造(參考文獻:Detecting Vanishing Dimensions via Primordial
Gravitational Wave Astronomy, Mureika & Stojkovic, Phys. Rev. Lett. 106,
2011. DOI: 10.1103/PhysRevLett.106.101101),而是因為科學家,在測量「宇宙射線(cosmic ray;主要為一種來自我們太陽系外的極高能量粒子)」的能量時,發現那些能量大於 1 兆電子伏特的粒子,均依一特定的方向,沿著平面前進,這表示,當「宇宙」在某一特定能量之上時,粒子僅能以「二維」方式行進(即無法如現今,以「三維」方式行進)。因此,若以上「宇宙演化」的假說屬實,那我們可以說,在「宇宙」窄始時的一段時間裡,還未進化成現今的「三維」空間前,那時的「宇宙」應該是沒有「引力」的。
此外,還有一個發人深省,而又極富挑戰性的科學議題是:我們生活中習以為常的「引力」,是否又只是一種「幻覺(illusion)」?記得前文(DDS034)談到,愛因斯坦的「廣義相對論」,認為牛頓的「萬有引力」,根本不是「力」,而是一種「幻覺」,一種因為「時空曲伏」下的「幻覺」,這種對「引力」的重新詮釋,歷經百年,仍然屹立不搖。然而,在 2010 年時,有位世界著名的丹麥理論物理學家 Erik Verlinde(他於 2011 年,獲頒代表丹麥最高榮譽的 Spinoza 獎,該獎咸被譽為是丹麥的「諾貝爾獎」),在其論文(題目為:On the Origin of Gravity and the Laws of Newton; http://arxiv.org/pdf/1001.0785.pdf)中,指出「引力是不存在的(gravity doesn’t exist)」。他以也是我們日常所習知的「溫度」作為比喻,雖然我們每人都可以感受到溫度的變化,但是你深一層來想,從微觀的分子(microscopic molecules)角度來看,其實根本沒有所謂「溫度」這東西的存在,有的只是它們的平均「能量(energy)」而已(能量大、溫度高,反之亦然)。
同樣地,Verdelin 的訴求邏輯是從熱力學(thermodynamics)中的熵(entropy)出發,認為「引力」可以從物體的位置(position)和運動(movement)的改變,所引發的
「熵力(entropic force)」 來解釋〔註:我們熟知的滲透作用(Osmosis),即是一種熵力作用下的現象〕。他進而指出,雖然我們慣常把「引力」視為自然界中的四個基本力之一(fundamental forces;其他三個為強力、弱力和電磁力),事實上「引力」不同於其他三個力,它並沒有用來傳遞「引力」的力場(force field)(例如,「電磁力」有「電磁場」),因此,他認為「引力」是一種「即發性(emergent)」的力,而不是基本(fundamental)的力。「即發性」的意思是說,只要一度有物體出現(emerge),「引力」就以「熵力」呈現。他巧妙地從熱力學中熵的公式,利用進一步的數學推導,最終可以得到我們所熟知的牛頓和愛因斯坦的「引力」公式。在他論文中,有許多深具啟發性的看法,有興趣的讀者,不妨從以上網址下載,予以進一步的閱讀。
再回過頭來,看一下牛頓的「萬有引力」的公式(見下圖,又是另一張我閱讀中發現的經典卡通畫作;from http://www.theguardian.com/science/2013/oct/13/newtons-universal-law-of-gravitation),該公式是牛頓於 1687 年 7 月發表在他「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(the
Philosophiæ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)」一書中,既簡單又實用的公式,它可用來說明,你如何能站穩在地上、我們太陽系中的各行星,如何在其各自軌道上繞著太陽運轉,以及利用它把人類送上月球等等,不一而足。這時,你可能也會好奇,物體間的「引力」,為何是隨著兩者間距離平方(r2)的增加而遞減,而不是隨著距離遞減,或距離的三次方遞減?要回答這個問題,我們就必須知道,一般科學(特別是物理學)在討論自然現象時,往往是不問「為何(why)」,只問「如何(how)」的,「引力」作為自然現象之一,用來描述它的「萬有引力公式」,自不例外。以地球繞日運轉為例,「萬有引力公式」告訴你的只是:地球「如何」繞日運轉,但不能告訴你:地球「為何」繞日運轉,也就是說牛頓「萬有引力定律」(Newton’s 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),告訴你的是,在含有兩物體的系統中,其在「引力」影響下的行為反應。
當然,你若非要打破砂鍋問到底(即「引力」為什麼非要是和「距離平方」成反比?),我也只能拼了老命試著回答你。還是拿我們太陽系中,行星繞日做列子(見下圖;太陽在圖的中心,四周依序由內而外,環繞著水星,金星、地球、火星、木星以及介於火星和木星間的小行星帶;參見前文 DDS023-「宇宙有多大?」;credit:Petr Scheirich, 2005, via http://sajri.astronomy.cz/),你有沒發現,這些繞日運轉的行星,它們的軌道都是穩定且呈現封閉的圖形(大致),也就是說,不管從哪裡開始,繞了太陽一圈後,它們必然還是回到原點。不要小看這個現象,它在數學上可是大有意義的。首先,你知道所有「力(forces)」都是一種「向量(vectors)」,表示除了大小(magnitudes)還有方向(directions),以我們太陽系為例,這些「力」的方向,都是朝向太陽的中心。
其次,你要知道,自然界中的「力」,依其改變和距離的關係,只有兩種(這可是有理論可以證明的),一種是它依循著其大小隨著「距離的平方」而改變(如「引力」),另外一種則是,它僅隨著「距離」而改變(如彈簧上掛著重錘)。很清楚,你知道,為了要讓物體沿著一固定而封閉的圓形軌道運行,你就只有一個選擇,那就是,維持它運轉的「力」,必須是隨著「距離的平方(r2)」而改變,也就是所謂的「引力」,其公式為Fg
= G (m1 x m2) / r2(參見前文DDS034)。
最後,要特別提醒讀者的是,「愛因斯坦」對「牛頓」「萬有引力」的全新闡述,並不是説「牛頓」的「萬有引力」錯了。記得前文(DDS034)所説,「牛頓」當初開始思考「萬有引力」時,認為使得蘋果掉落到地面上的「力」,可能也和月球繞行地球的「力」是相同的。事實上,也的確是如此,只是我們無法察覺而已,也就是說,「月球」確是一直向地表「墜落」,而且這種「墜落」已經持續超過了 40 億年(因為月球已存在了 40 多億年;見前文DDS024、DDS025 及 DDS033)!只是「月球」每一瞬間的「墜落」距離,正好和「地球」自轉,所造成的垂直落差(即沿著月球-地球的軸線)相同,所以看起來,它好像永遠高掛空中,繞著地球運轉,不像蘋果一樣,直接掉落到地面上來,反過來說,要不是這樣不停的「墜落」,「月球」早就遠離「地球」而去了。因此,「牛頓」的「萬有引力」對用來解釋「月球繞行地球」和「太陽系中各行星繞行太陽」的運動,均能適用無礙,只是在更大的宇宙尺度上,「愛因斯坦」「廣義相對論」中的「引力」概念,更能貼切解釋所有天體中的運動規律。(全文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