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

DDS033-「我們的地球有幾個月亮?(補遺)」

〔附記:中國「嫦娥三號」登月探測任務,於 12 14 日晩 9 11 分,成功著陸於月表高緯度(北緯 43o)的「虹灣(Sinus Iridium)」)漥地,雖然此舉和 1970 年代美、蘇的登月探測,己睽違了近半世紀,但也標幟著近年來中國航天探測科技的不斷躍進和空前成就。「科學」不分種族,也沒有國界,是人類集體文明的結晶,因此,也寄望在不久的將來,有更多來自「玉兔」的探測成果報告問世,能讓我們對這個「月球」有更多的了解。〕

前文 DDS024 DDS025 中,就我們「月亮」,諸多有趣的相關科學問題,做了初步的介紹和說明。其中提到,目前科學家咸信,我們地球這個「月亮」是來自於「撞擊說(the Giant Impact Hypothesis)」,也針對此說法,提出了各種直接、間接的佐證。無獨有偶,今年 9 9 日,在倫敦舉辦的「歐洲行星科學會議(European Planetary Science Congress)」上,Jessica Barnes 和其同僚(論文題目為:Investigating the H2O content and H isotopic composition of the primitive lunar magma ocean (LMO) cumulates),分析來自「阿波羅(Apollo)」探月任務,所採岩石標本(見下圖;creditTom Story,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)中的磷灰石礦物(apatite;為來自岩漿熱液火成岩礦物,其主要的化學組成為磷酸鈣),其所含的結晶水,發現這些水的氫同位素(hydrogen isotope)組成,和地球以及「含碳的球粒狀石(carbonaceous chondrite meteorites)」的氫同位素值相似,表示地球和月球兩者的水應屬同源(common origin),進而也佐證了月球,應是來自地球在 45 億年前,所遭受的巨大撞擊而來〔即「撞擊說(the giant impact hypothesis)」;見前文DDS024〕。


儘管如此,在該會議上,美國加州理工學院(Caltech, USA)的 Dave Stevenson教授,針對「月亮」起源的「撞擊說(the giant impact theory)」,提出另一種看法:我們這個「月亮」,是否可能是「地球」向「金星(Venus)」偷來的?他的論點很有意思,他指出:就太陽系行星的「月亮」個數而言,我們「地球」有一個,「火星(Mars)」有兩個,「木星(Jupiter)」有近 50 個,而「金星」卻一個也沒有,因此,他認為我們這個「月亮」很可能是,「地球」從「金星」運轉軌道上硬拉過來的。事實上,這種看法也並非全無可能,首先,因為我們這個「月亮」的體積,相對於其他行星和其月亮的體積大小比而言,實在是太大了〔註一:我們「月亮」的體積約為「地球」的四分之一;註二:事實上,也就是因為它太大了,我們這個「月亮」並不是真正繞「地球」旋轉,而是繞著所謂「月球-地球」系統的「質量中心(barycenter)」運轉,此「質量中心」的位置,約在地表下 1600 公里,離地心約 4,800 公里處;註三:另外,不要忘了,「太陽」雖然離「月亮」更遠,但它對「月亮」的引力,較「地球」為大,造成「月亮」繞「太陽」運行的奇特軌道(參考前文 DDS024 的說明和圖)〕。

同樣地,也是因為它體積太大了,要是依照「撞擊說」的理論,當時(45 億年前)兩個星體碰撞時,兩者不但要有非常高的速度,而且必須在一特定的角度上撞擊,才能造成我們今日所見的「月球-地球」系統,要不然,兩者間的這種撞擊力道和其引發的爆炸能量,早就讓它們粉身碎骨、煙消霧散了。所以,依照 Stevenson 教授的說法:假如「金星」和「地球」的形成方式相似,那為什麼「地球」就有一個「月亮」,而「金星」卻沒有呢?當然,Stevenson教授以上這種說法(即地球從金星把月球偷/搶來的霸佔「惡行」),目前只能說是一種臆測,尚未有其他具體的科學上的事證。

另外,美國航太總署的「月球礦物描繪探測儀(Moon Mineralogy Mapper)」,最近發現在近月球赤道處,有一大小橫跨約 60 公里的凹陷(見下圖;creditNASA),其中曝露出的硬化岩漿中,含有大量的「氫氧根(hydroxyl)」物質,雖然並非真正的「水」,但也表示月球原始岩漿中的水份(magmatic water)。假如真的是如此,這一「岩漿水」的存在,可能進一步影響科學家目前對月球起源的看法。科學就是這麼惱人,新的事證,改變甚或推翻舊的看法,有人甚至說:「科學不是要去發現新的事物,而是要去推翻舊的看法」,宏觀來看整個科學史,的確是如此。


其次,前文 DDS024 也解釋了,由於「潮汐鎖定」的原因,使得「月亮」永遠只有一面朝向地球。也因此,過去出版有關「月球」的照片,都是以其面向地球的一面為主,間或偶有其背面的圖像,從未有過由東、西、南、北四個不同方向拍攝的照片。下圖即是補此不足,依順時鐘方向由左上至右下,分別呈現的是:「月球」面對我們地球的一面、「月球」的東半面、背離地球的一面和它的西半面(creditNASA/GSFC/Arizona State University)。因此,一個有趣的問題是:假如「月亮」不被「地球」鎖定,也能自轉的話,那它看起來是如何呢?針對此好奇,美國航太總署(NASA)的科學團隊,將過去歷年來,由 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LRO) 繞月拍攝所得的照片,剪接濃縮成此一難得的 24 秒動畫短片,讓我們能分享其況,有興趣的讀者,不妨逕自上該網站觀賞: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sNUNB6CMnE8&feature=player_embedded#t=0


最後,假如 45 億年前沒那個大撞擊,那今天我們的地球就沒有月亮,而沒有月亮,對地球(特別是我們人類)又有什麼影響呢?首先,你可直覺想到的是:(一)夜晚可沒現在這麼亮了(雖然即使滿月時的亮度,也只有白天日照亮度的四十萬分之一);(二)潮汐就沒那麼壯觀了(大概只剩目前的 40%);(三)也沒有所謂的日、月蝕了;(四)對咱們中國人來說,那些有關月亮的傳說和神話故事,也就不存在了,更慘的是,上班族就沒「中秋節」例假日可放了;(五)我們地球自轉軸的傾斜(axial tilt)角度(見下圖;creditCenter for Mars Exploration, via http://cmex.ihmc.us/) 將會變動的更大。我們知道,目前我們地球自轉軸的傾角為 23.5 度(即與地球繞日公轉的黃道面角度),而在整個天體運動中,此傾角會隨時間略微改變,但其變化幅度都維持在,23 26 度之間〔註:以火星為例,其目前傾角約為 24 度,但其變化範圍卻在 15 35 度之間〕。我們地球自轉軸傾角變化幅度之所以這麼小,主要就是因為月球的存在,它對地球的引力作用,穩定了我們本該變動更大的傾角。


2013年12月8日 星期日

DDS032-「引力挹注」

    前兩文(DDS030 DDS031)就「航海家」衛星,在人類探測太空史上所代表的諸多創舉和成果,做了簡要的介紹,其中牽涉到一個有趣的相關科學議題是:這些「遠距」的外太空探測,科學家是如何做到的?因為要飛那麼遠,需要更多燃料,但過多燃料,又使得火箭發射時的荷載過重,不利於發射,為解決此一「跟蛋」的問題,科學家們利用一種稱為「引力挹注(gravity assist)」的方法,予以完成。該方法主要是,利用「衛星」飛越不同「行星」時,借由該行星的「引力」,將「衛星」的飛行速度予以加速或減速(視探測任務的不同而定),如此有如跳板,由內而外,經由不同行星,而逐步將「衛星」送往欲探測的星體,甚至遠到太陽系之外。此外,若藉助此種「引力挹注」來加速「衛星」的飛行速度,其好處是可以大幅縮減探測任務所需的時間,進而降低人力、物力的成本。

下圖(credit: Nathan Bergey of http://psas.pdx.edu/orbit_intro/)即是以地球引力為例,任一物體欲脫離或墜落地表,所需位能(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;圖中縱軸)的增減改變情形。就發射衛星而言,當然以火箭速度為首要,因為速度愈大,動能(1/2 mv2)愈大,位能也就愈高。由圖所示,也可看出離地表愈遠,所需「單位高度(橫軸)的位能(即動能)」愈大,之後隨高度的增加,由於引力逐漸減小,所需「單位高度的位能」也漸減,最後到了離地表約 150 公里後,火箭速度轉換而來的動能,就接近脫離地心引力所需的位能,因而使火箭所載衛星,得以脫離地球,持續向外太空飛行而去。在下墜時,則依反向進行,把兩者並列繪在圖上,有如一口井狀,天文學上稱之為「引力井(gravity well)」。


以歷年來的各項衛星探測任務為例,如「Voyager 2」衛星,即是利用這種「引力挹注」,方能分別飛越造訪了木星、土星、天王星和海王星(太陽系中的四大外行星),而「Voyager 1」則在飛越了土星,藉由其引力加速後,就和「Voyager 2」分道揚鑣,直奔太陽系之外而去,「Cassini」探測衛星則是利用了金星、地球和木星的引力到達土星,「New Horizons」探測衛星也是藉由木星的引力加持,預計於 2015 飛抵冥王星,「Messenger」衛星則是藉助水星、金星和地球的引力(這次不是加速,而是減速),飛抵水星,而就在今年 10 9 日,「Juno」衛星就是利用了地球的引力,繼續飛向木星。下圖(creditImage credit: NASA (original), this work from Wikimedia Commons user Hazmat2)所示,即是「航海家一號」和「航海家二號」,自當年發射升空後,在不同時間,藉助飛越過不同行星時的「引力挹注」,完成迄今遠離「太陽系」的路逕圖。



   下圖所示 (source and credit: David Shortt; http://www.planetary.org/blogs/guest-blogs/2013/20130926-gravity-assist.html),即是以「航海家二號」為例,其飛行速率(圖中的藍色線條),藉由「引力挹注」的方式,逐步加速的實際情形。要注意的是,圖中縱軸是以太陽為基準的速率(heliocentric speedkm/sec),而橫軸為距太陽的距離,以 AU(太陽至地球的距離)為單位。另外,圖中的紅色線,則是針對太陽「引力」的「脫逃速度(escape velocity)」,即在不同距離處,為了脫離「太陽系(solar system)」的引力牽制,所必要的最低速度。由圖可見,「航海家二號」在發射升空後,固然脫離了地球的引力,但在未抵達木星前,它並沒有足夠的速度脫離太陽的引力(即圖中的藍色線在紅色線之下),一直要等到它飛越過木星時,藉由其引力的挹注,才獲得了足夠的速度,使它能脫離太陽的引力(此時圖中的藍色線已在紅色線之上)。依圖中藍色線的梯階狀改變可看出,「航海家二號」飛越木星時,藉由其「引力挹注」,速率增加了約 10 km/sec,經過土星時,速率增加了約 5 km/sec,而在飛越天王星時,速率又略增了約 2 km/sec,但在行經海王星時,其速率卻減緩了約 2 km/sec。就是藉由在飛越各不同行星時的「引力」加持,迄今年九月,「航海家二號」和「航海家一號」分別能以 15 km/sec 17 km/sec 的速率(由於兩者飛行途徑的些微不同)脫離了我們的太陽系,直奔星際而去。



以上僅就如何藉由其他行星各自引力的挹注,把自地球發射的人造載具,持續不斷地加速送入外太空,進行遠距的探測任務,做了一個概念上的說明。雖然如此,用心的讀者,可能會問說:這其中的原理又是如何?因為「能量」應是守恆的(conserved),那使得衛星持續加速的「動能」又由何而來?當它飛向行星時,由於該行星的引力,速度加快,但是當它遠離該行星,不是以同樣的速度減速嗎?又如何能如前所言,每飛越一個行星,即能得以持續不斷地加速前進呢?你這個問題問的好,算是問到骨髓裡去了,我也就試著回答你這個「深奧」的好問題。

要回答你這個「大哉問」,首先我們必需要知道,在此種遠距太空探測中,存在著兩種不同的「參考架構(reference frame)」,估稱之為:「行星架構(planet frame)」和「太陽架構(sun frame)」,前者視「行星」為靜止(still)的,而後者則將「太陽」視為靜止的,此意味著「行星」在此「太陽架構」中,是移動的(即行星繞太陽公轉的速度)。先說前者,當衛星(以「航海家」為例)飛經木星時,由於木星的質量約為「航海家」衛星質量的 1024 倍,兩者的質量中心,幾乎就是木星的質量中心,因此,對此外來訪客(即「航海家」衛星),木星可以說是「無感」的(即幾乎沒有任何物理上的反應),因此,當「航海家」衛星飛近木星時,所有因「引力」加速而產生的動能和位能改變(見前「引力井」),均存留在「航海家」衛星身上,當它遠離木星時,如你所料,所有增加的動能又漸失去,使得「航海家」衛星,在飛越木星之前和之後的速度,幾乎保持一樣。

這個時候,整個問題的「關鍵」來了,那就是「能量」固然相同,但是方向可以不同,也就是說,衛星接近和遠離行星的飛行角度可以不同,利用兩者這種角度的差異,即可將衛星予以加速或減速。要進一步了解這點,這時你就必需從「行星架構」轉換到「太陽架構」上來看,因為後者和前者之差異僅在於,「太陽架構」中的行星和衛星都增加了一個「行星繞日公轉」的速度,在物理動力學上,此速度以「向量(vector)」來表示,也因為是「向量」,方向就顯得格外重要,科學家們即是利用,衛星飛向和遠離行星時方向的不同,得以讓衛星加速或減速。

下圖(Image credit: NASA / JPL-Caltech / Cassini Mission)所示,即是上述原理的示意圖,褐、黑、藍色箭頭,分別代表行星繞日公轉、衛星進入或脫離行星引力範疇、最終遠離行星時的向量速度,由圖可知,只要調整衛星接近(或脫離)任一行星的方向(即黑色箭頭的方向),你就可以得到任一你要的速度(即得以加速或減速)。以上述「Juno」衛星為例,即是於今年 10 9 日,藉由地球引力的挹注,以預先設定的彈射(slingshot)角度,使其在脫離地球引力時,能加速至每小時 26,280 公里,俾於 2016 7 4 日,精準地進入木星的兩極軌道(polar orbit)進行探測。




質言之,只要有衛星、行星、太陽這三位一體的引力作用系統的存在,依牛頓力學的引力原理,我們人類所發射的「衛星」,只要一度能脫離地球的引力後,即不再需要任何額外的燃料,只要藉由「引力挹注」的神妙作用,就可以把任何「人造物體」,送往太空中任何遙遠之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