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

DDS029-「宇宙的三維立體圖」

在前面㡬篇「部落格」短文中,我先後分別針對「宇宙」的「大小和形狀」(DDS023-「宇宙有多大?」),「膨脹說」(DDS027-「宇宙膨脹說」)以及「多重宇宙」(DDS028-「我們只有一個宇宙嗎?」),給讀者做了一些簡介和說明,接下來,好學的讀者,你或許會問,以上說了半天,那「宇宙」到底看起來像什麼樣子?是不是也有可能,如同我們平時看「地圖」時那樣,也能有個稍微具體的「宇宙輿圖(cosmography)」可以瞧瞧?

問的好,下圖即是今年,由法國里昂大學和美國夏威夷大學研究團隊,發佈的最新「宇宙輿圖」(credit: Helene Courtoi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Lyon and researcher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,以下均同),要注意的是,該輿圖代表的只是整個「宇宙」中極小的一部分(僅佔全宇宙的 0.32%),因為它是以地球為觀測點,向外延伸 3 億光年距離,所能測繪出來,各大、小星體和銀河系的圖像。圖中顏色的深淺,代表的是它們與地球間的不同距離〔註:此處的距離以速度表示,因為「宇宙」是一直在持續加速膨脹的,離地球愈遠的星系,速度愈快。〕;藍色代表距地球近,紅色代表距地球遠。


既使這樣,由於該圖還只是一幅平面圖,很難在視覺上,讓人感受到「宇宙」的立體形貌,為此,該團隊就更進一步,透過其自行研發的電腦模擬軟件,將其轉換繪製成「宇宙的三維立體圖」〔見下圖(上)〕。令人驚嘆的是,該團隊甚至繪製出一張「宇宙流場」圖〔見下圖(下)〕,該圖有如我們習見的海洋流場圖(ocean current map),它顕示各大、小銀河系(以圖中的大、小白色圓點為代表),在「宇宙」中流動的情形(the current of galaxies in the universe)。圖中左上角紅黃色區塊,代表的是衆多銀河齊聚集中之處(稱之為 the Great Attractor region),由於其超巨大的質量和引力,使得其他鄰近各個大、小銀河系,如同漂浮在海面上的腐木枯枝,隨著水流方向,向其流去,而深藍色區域,則代表該處水流強度較低,甚或是靜止的。



雖然如此,以上所描繪的圖像,仍只是「現在」這個時間點的圖像,就「時間」的角度而言,「宇宙」自「大爆炸」形成之後,在過去的不同時間點,又像什麼樣子呢?或者說,「宇宙」在四維時空(三維空間和一維時間)裡,看起來又是如何呢?針對這個問題,最近日本和英國的研究團隊,發佈了一幅最新的「宇宙」在不同時間的三維立體圖(下圖;Credit: NAOJ, SDSS, CFHT),該圖的左下方插圖,標示著該圖的觀測範圍,共涵括了總數超過 1,000 個的銀河,而這些銀河系的年齡,均介於 80-100 億年之間。


細心的讀者或許馬上就發現,該立體圖橫軸的距離(即離地球觀測者的距離),為 120 145 億光年,這到底是什麼回事?怎麼有可能呢?因為,這些星系的年齡只有 80-100 億年,若以光速行進的話,最多也只能有 80-100 億光年的距離而已,怎麼會有 120-145 億光年的距離呢?你問的好,但是不要忘了,「宇宙」是在膨脹的,而且膨脹的速度是愈來愈快(請參閱前文DDS027-「宇宙膨脹論」的說明),也就是說,離我們愈遠的星系,離我們而去的速度愈快,為了把這個因素納入,該圖的橫軸即以「共同移動距離(co-moving distance)」來表示,而非一般慣用的「光年(light year)」距離。

此外,你也發現,圖上方有一系列的橫截面,上面標示著不同數值的 "z"。這個 "z" 值,來自「宇宙紅移(cosmological redshift)」現象,其之所以造成,即是因為「宇宙」自「大爆炸」後,持續在膨脹,使得光在行進時的「波長(wavelength)」被拉長了,因而向光譜紅色一端移動。天文學家們,即利用光熾射出來時的「波長」,和我們觀測到的「波長」,兩者間的差異,取其比例得到 "z" 值,此 "z" 值的大小,就代表我們觀測到的光線,已歷經了多少「紅移」,數值愈高,表示「紅移」愈多,也就是離我們地球的距離愈遠。例如,圖中 "z = 1.52",代表的是「它目前離地球的距離,是當時它熾射出光來時距離的 1.52 倍」(餘類推)。


最後,在該圖的右下方,有一「星體形成速率(star formation rate)」的小插圖,圖中不同的顏色,代表著不同的「形成速率」,其單位則以每年生成多少個等同太陽的質量來標記(solar mass/yr)〔註:1 solar mass = 1.9891 × 1030 kg;即太陽的質量〕。這是因為,我們「宇宙」從「大爆炸(Big Bang)」開始,在形成過程中,就一直不斷地,有新的星體形成,這小插圖的色彩,就直接告訴你當時的「宇宙」,有多少星體(以一個太陽質量為單位)形成。這種新的星體的形成,即使在今天,也還是在持續進行著。事實上,「宇宙」中的各種星體,永遠是生生滅滅的,例如,就以我們所在的銀河系而言,自其形成迄今,至少有過約 2 億個星體爆炸、重生,這包括發生在西元 1604 年被「刻卜勒(Johannes Kepler1571 - 1630;德國人;17 世紀最偉大的天文學家之一)」所親眼目睹、觀測到的「超級新星(supernova)」。

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

DDS028-「我們只有一個宇宙嗎?」

〔註:早在今年4 8 日,我在「部落格」一文中(DDS003-2013 年的 Pi Day」),即慎重的推介了「奚氏玻子(Higgs Boson)」的發現和證實,以及其在物理學上的重大意義。果不其然,事隔半年,今年 10 8 日,諾貝爾獎委員會宣佈,François Englert and Peter W. Higgs 兩位學者,因為對「奚氏玻子」的研究和貢獻,共同列名今年「諾貝爾物理學獎」的得主,有興趣的讀者,可回頭參閱該文(DDS003)。想說的是,當初我闢此「部落格」的主要目的,即是希望能為讀者及時介紹,最新和最重要的科學知識和訊息,以此次「諾貝爾物理學獎」為例,希望讀者們,能感受到我的「用心」,也希望能得到你們的支持和認同。〕

在前兩篇部落格文中(DDS023-「宇宙有多大?」和DDS027-「宇宙膨脹說」),我就人類自古以來,充滿好奇的有關「宇宙」大小、形狀以及其是否膨脹的問題,向讀者你做了一些說明。接下來,讓我們再提出一個更「勁爆」的問題,那就是:「我們只有一個宇宙嗎?」因為,依常理、機率或邏輯來說,假如我們存在的「宇宙」,是來自當初(約 138 億年前),在自然界中的一個偶然的「大爆炸(Big Bang)」,那就沒有道理認為,我們的「宇宙」就是那麼幸運,是全自然界中的「唯一」,難道同樣的情況(指的是如「大爆炸」事件),不會在不同的「時」、「空」裡發生嗎?

同樣的念頭,同樣的好奇,也激發了天文學者,想試著去進一步探索,這樣的一個問題〔註:「好奇(curiosity)」是一切科學之源。對從事科研工作的朋友,有句英文名言:「curiosity survives」,譯成中文為:「只有好奇,才能讓你在這個行業存活」,絶非虛言。〕迄今為止,科學家們普遍認為,自然界中的確應有「多重宇宙(multiverse)」,而不是「單一宇宙(universe)」(注意 universe multiverse 這兩個「英文字」的不同),有人甚至逕呼:再見,「單一宇宙」,歡迎,「多重宇宙」!(Goodbye Universe, Hello Multiverse!)。當然,科學的確需要某種程度的「衝動」,但也不能「情緒」,一切還是要回到「證據」上來,「胡適」先生曾說過:「有幾分證據,說幾分話,有七分證據,不能說八分話。」誠哉斯言!

因此,自然界中,除了我們自個兒這個「宇宙」外,還有其他「宇宙」的說法,依據在哪?這就是本文,要和你探討的重點。但這次我的寫法不同,先告訴你,這所謂的「多重宇宙(multiverse)」,到底可能是個什麼樣子,然後再告訴你,目前的證據(直接或間接)在哪裡?主要是因為各種「多重宇宙」的相關示意「圖片」,實在太生動漂亮了,要是慢一分鐘與你分享,都會讓我覺得,對不起你!何况,先有這種視覺上的感受,接下來我在下面的解釋,也就更容易讓你理解。

承前所言,科學家們普遍認同,我們所在的「宇宙(universe)」,應是自然界中無數個「宇宙」之一。迄今為止,依不同學者的研究結果,至少這「多重宇宙(multiverse)」,可能以以下五種不同的形式,呈現在自然界中:

(一)「無限宇宙(Infinite Universes)」(見下圖,credit: Shutterstock/R.T. Wohlstadter)。雖然我們迄今還是無法百分之百的確認,「宇宙時空(space-time)」的形狀,但咸信它應是「平」的,且向外無限的延伸(stretches out infinitely)(見前部落格文 DDS023-「宇宙有多大?」),因此,這個「無限宇宙」,看起來就像是由無數個大小相似的方格布,縫成的大被套一樣。


(二)「泡泡宇宙(Bubble Universes)」(見下圖,credit: Shutterstock/Victor Habbick)。這種看法,主要是源自「宇宙遽脹說(cosmic inflation)」,該學說認為,「宇宙」在「大爆炸」的瞬間之後,以比光速還快的速度急遽膨脹(只持續了約 10 36 秒),然後就以我們目前熟知的膨脹(expansion)速率和方式,持續至今。在這樣的過程中,有些部分的「空間(space)」在某一時間點,就停止膨脹,甚至終止,以致形成了各種今日所見的銀河、星系,而另外有些部分的「空間」則繼續膨脹,最終形成許多大小不一的「宇宙」,這種情形,就如同我們小時候,吹肥皀泡沬那樣,空中佈滿著,各式大小不一的肥皀泡泡。


(三)「平行宇宙(Parallel Universes)」(見下圖,credit: Shutterstock/Sandy MacKenzie)。這個看法,主要是依據「弦論(string theory)」而來,因為該理論認為自然界中,不止只有我慣常所認知的「三維空間」和「時間」而已,其實還有更多維的空間存在〔註:依目前「弦論(String Theory)」的論證,我們的「宇宙」空間,可達「十維」〕,而我們的「三維空間宇宙」,只是漂浮(float)在此更多維的空間裡而已。


其次,(四)「鸞生女宇宙(Daughter Universes)」,這個說法,主要是從「量子力學(quantum mechanics)」的角度出發,因為「量子力學」描繪「次原子粒子(subatomic particles)」的各種性質時,是以「機率(probabilities)」為主,因此,既然我們知道有我們這個「宇宙」的存在,那就「機率」而言,當然可能有另外多個不同「宇宙」的存在。

最後,(五)「數學宇宙(Mathematical Universes)」,事實上,科學家們一直在爭辯的一個有趣話題是:「數學」只是一個,單純用來描述,我們物理世界(在此可視為「宇宙」)的工具呢?還是它本身就是一種「真實的存在(fundamental reality)」。假如是後者的話,那麼我們今天用來理解,我們存在「宇宙」的所有「數學結構(mathematical structure)」,應該只是諸多選項之一而已,因此你當然可以期待,在不同的「數學結構」下,可以有不同於我們的其他「宇宙」的存在。

事實上,有關「多重宇宙(multiverse)」這類議題的探討,在科學界至少已延燒了三十年以上,但卻始終苦無證據,用來支持這種看法。然而,今年六、七月間,當科學家們再次重新檢視,由「卜朗克」衛星(Planck satellite )拍攝所得的「宇宙微波背景(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)」圖時,赫然發現,該圖的「輻射」強度(即溫度),呈現一「南北分佈不均」的情形,南邊明顯較北邊強,而且還有些區塊,其溫度低於平均值〔見下圖,該圖以「溫度通量(temperature flux)」表之,橘紅色代表溫度髙於平均值,藍色則表低於平均值,圖中的粗曲線是用來區隔上北、下南兩部分,在南半部的深藍區塊,由於其溫度最低,稱之為「冷點(cold spot)」;credit: ESA and the Planck Collaboration〕。〔註一:「宇宙微波背景(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)」圖,是「宇宙」在「大爆炸」後約  37 萬年時,所熾射出來的光芒,在歷經了約 138 億年後,才到達地球而被我們觀測到的;註二:有關此「宇宙微波背景(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)」圖的詳盡說明,請參閱我之前的部落格文 DDS008-「宇宙微波背景」輻射圖。〕


依據「大爆炸」理論,這些被偵測到的「背景輻射(background radiation)」值,理應均勻分佈在「宇宙」間,但該圖呈現的並非如此,其中可能的原因之一,就是當我們這個「宇宙」,在「大爆炸」窄始形成的過程中,曾受到當時另外一個「宇宙」的引力拉扯所致,據此,科學家們一致認為,這種溫度明顯分佈不一的「異常」現象,適足為「多重宇宙(multiverse)」的理論,提供了迄今為止,最為具體、最為直接,而且最具有說服力的證據。另一個目前科學家們,還在繼續探究,但尚無定論的證據是,最近才被證實存在於我們「宇宙」中的「暗流(dark flow)」,該「暗流」(由數億個星球匯集而成)在 「半人馬(Centaurus)」和「船帆(Vela)」 兩星座間,以每秒約 800 公里的速度,朝著天體的某一固定方向流去,這個現象意味著,我們「宇宙」的近鄰,似乎存在著另外一個,看不見的其他「宇宙」,正在牽引/吸引著它們而去。

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

DDS027-「宇宙膨脹說」

前文(DDS023-「宇宙有多大?」)針對「宇宙」的大小以及其形貌,做了扼要的說明。接下來,對「宇宙」這個科學議題,有興趣的讀者,可能會追著問,「宇宙」從「大爆炸(Big Bang)」的瞬間之後,就是這麼大嗎?還是它是隨著時間,由小逐漸變大的?假如是這樣的話,它還在持續變大下去嗎?而且最終會變成什麼樣子?就這樣無窮盡的,繼續變大下去嗎?坦白說,要回答你這一連串的問題,真的是會累死我的,但是既然你肯問,我也只好打起精神,「勉為其難」的試著回答你〔註:主要是因為,這些科學知識,並非我的專業,算是我自己惹來的,怪不了誰,是「命苦」也好,是「業障」也好,反正每個人總要學會「承擔」,當然其中容或有解釋不周,甚或謬誤的地方,也請方家不吝惠予指正。〕

其實,你這一連串問題,也正是「宇宙膨脹(cosmological expansion)」學說的主要內容和範疇,我常說:「做科研不難,難的是,你要問對問題,只要問對了問題,好的成果自然就出來了。」單就這一點來說,你算是初步「達陣」了,也給你自己按個「讚」吧!

早在 1920 年代後期,哈伯(Edwin  Hubble)教授首度發現,在地表上觀測,來自我們鄰近各銀河系的光線,其所造成的不同「紅移(redshift)」現象和該等銀河離我們地球的距離,存在著一個良好的比例關係(此關係現今通稱為「哈伯定律(Hubble Law)」)。自此之後,幾經修正演變,就形成了,現今天文學界普遍接受的「宇宙膨脹說」的基礎。邇至近來,科學家進而發現,「宇宙」不但自「大爆炸(Big Bang;見我部落格前文DDS006 DDS007)」以來持續膨脹,而且其膨脹速率愈來愈快,也就是說,我們現今的「宇宙」,正在持續不斷的加速膨脹中。下圖(from: http://majikphil.blogspot.tw/2012/03/how-big-is-universe.html)所示即是「宇宙膨脹說」的示意圖。


其次,要注意的是,以上所說的「宇宙膨脹」,指的是目前、當下的情況,在未來,隨著時間的繼續增進,「宇宙」還是會像現在這樣,持續加速膨脹下去嗎?還是到了未來某個時間點,它將以等速膨脹下去呢?甚至,是否有可能反而以減速的方式,開始收縮了呢?針對這三種可能的情形,天文學家們也提出了三個不同的可能模式(possible models of the expanding universe;參見下圖,credit: NASA and ESA)。注意該圖中的縱軸為時間,黃色箭頭所指的位置,即是目前「宇宙」的大小狀態,最右邊的圖,代表的是「繼續加速的宇宙(accelerating universe)」,中間的圖,代表的是「以等速率繼續加速的宇宙(coasting universe)」,最左邊的兩個圖,則代表「宇宙」將以減速的方式進行下去(即「減速的宇宙(decelerating universe」),後者又可分為兩種可能情形,一是持續減速,整個「宇宙」最終又回到如「大爆炸(Big Bang)」初始時一樣,另一則是,「宇宙」減速到了未來某個時間點後,又以等速繼續無限延持下去。這些不同的「模式」,有個最根本的不同點,那就是「宇宙」由初始演化到現今,所歷經的時間不同:「加速的宇宙(accelerating universe)」歷時最久,「等速的宇宙(coasting universe)」居次,而「減速的宇宙(decelerating universe)」為時最短,也就是說,依各不同模式,推算的「宇宙」年齡各有不同〔註:目前科學家咸認同的「宇宙」年齡為 138.2 億年;見我部落格前文DDS006-「大爆炸理論 (I)」〕。


此外,更要注意的是,「宇宙膨脹說」的精義指的是,「宇宙」中含有的各種大小不一銀河系的空間(space),基本上是靜止不動的(stationary),但彼此間卻隨著「宇宙」的持續膨脹,而相互遠離而去。在這裡,容我特別提醒讀者,千萬不要被誤導,以為「宇宙膨脹說」指的是各個星體,因為「宇宙」膨脹,而相互日漸遠離,要真是這樣的話,那我們地球和太陽或月亮的距離,不是會相距愈來愈遠嗎?你知道,事實上,並不是這樣的,我們銀河系(包括我們的太陽系)的空間,是靜止不動的,只是它和其他鄰近銀河的距離,相距愈來愈遠而己!換句話說,你要能清楚的區別,「空間(space)」和「宇宙(universe)」,這兩個字意上的不同,更清楚說,那就是「空間」是不會膨脹的,膨脹的只是「宇宙」而已。下圖(credit: Eugenio Bianchi, Carlo Rovelli & Rocky Kolb)以氣球為例,希望能有助於你,對這個概念的釐清和了解,該圖中的氣球代表「宇宙」,而氣球表面的白斑點,代表的是不同的銀河系,當氣球變得愈大時(表「宇宙」不斷膨脹),氣球表面的各個白斑點,基本上,並沒改變(即變大),但其與其他各白斑點的距離,卻變得愈來相距愈遠了。


以上即然談到了「宇宙膨脹說」,接下來的問題,當然不外是,「宇宙」的「膨脹速率(rate of expansion)」到底有多快?要回答這個問題,就不得不再進一步了解,所謂的「哈伯定律(Hubble Law)」,因為「膨脹速率」通常均以「哈伯常數(Hubble Constaant)」來表示。依據「哈伯」定律的公式:v = Ho x d,其中 v 是任一銀河系離我們地球而去的速度(以 km/sec 表之),d 是兩者間的距離(在天文學上以 Megaparsec (Mpc) 表之,每一個 Mpc 等於 326 萬光年,也就是等於 3.09 x 1019 公里),而比例常數 Ho 即為「哈伯常數」,其單位為(km/sec)/Mpckilometers per second per Megaparsec)。這個簡單的公式,清楚的告訴我們,離我們愈遠的銀河系(galaxy),其遠離我們而去的速度愈快請參見下圖中,各銀河系(共有 1,355 個)離地球的「距離」與其個別「速度」的線性關係該圖來自實際的觀測結果,因而也證實了「哈伯定律」的正確性;from: “Introduction to Modern Cosmology” by A. Liddle


在過去數十年間,不同的天文學者,依據不同觀測工具所得的數據結果,推估此「哈伯常數」的值,介於 50 (km/sec)/Mpc 100 (km/sec)/Mpc 之間,目前大家公認最佳的實測值為 73.8 (km/sec)/Mpc (含約 3% 的誤差),但今年 3 21 日,「卜朗刻(Planck)」衛星,測得的最新數據為 67.80 ± 0.77 (km/sec)/Mpc。這些不斷更新的數值,彰顯了測量「宇宙」膨脹速度之困難,主要是因為它一直在持續加速膨脹中,你根本無法找到一個絶對靜止的參考座標去觀測,不管如何,依目前所得的「哈伯常數」而言,「宇宙」中各不同銀河系,依其距地球遠近的距離,大約以 70 (km/sec)/Mpc 的速度遠離我們而去。


最後,必需一提的是,即使如此,但是迄今還是有些學者,並不完全苟同此種看法。例如,Christof Wetterich(德國海德堡大學的理論天文物理學家),今年 7 16 日,就在Nature Newsdoi:10.1038/nature.2013.13379)上,提出他的不同論點:我們慣常之所以認為「宇宙」在膨脹,主要是因為,當我們觀測來自不同銀河星系,其所熾射出來的光時,這些光的「頻率(frequency)」,會偏向光譜上低頻(即紅色)的方向偏移(即所謂的「紅移(redshift)」現象)。但是,因為熾射出這些光的原子(atoms),其組成粒子(particles)的「質量」,也能影響到其光的「頻率」(「質量」愈重,「頻率」愈高),因此,當我們觀測來自遠方星系的光時,若其組成粒子(特別是電子)的「質量」,在「宇宙」窄始時較輕,但隨著「宇宙」年齡的增加,逐漸變得較重,這也能讓我們觀測者,偵測到同樣的「紅移(redshift)」現象,進而誤以為是遠方的星系,正在遠離我們而去。當然,這是另一種新的看法,還有待日後更多的科學印證〔註:有人認為Wetterich教授的這種看法,若未來能証實是正確的,那將是天文學上,自哥白尼(Nicolaus Copernicus;西元1473-1543年)、伽俐略(Galileo Galilei;西元 1564-1642年)、刻卜勒(Johannes Kepler;西元 1571-1630年)、牛頓(Issac Newton;西元 1642-11727年)、愛因斯坦(Albert Einstein;西元 1879-1955年)、哈伯(Edwin Hubble;西元 1889-1953年)後,又一次的大革命〕。